朝鲜是否承认抗美援朝(朝鲜为什么不感谢抗美援朝)

朝鲜是否承认抗美援朝(朝鲜为什么不感谢抗美援朝)

百科常识打吡咯2022-08-01 2:09:32446A+A-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70周年。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为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立即武装干涉,同时使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省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省。当战火蔓延到鸭绿江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陷入危机,中国大陆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根据朝鲜劳动党、朝鲜政府的要求和中国人民的愿望,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军民并肩战斗。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我们终于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劣质的装备打败了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实现了朝鲜停战。“这场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觉得有必要重新评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分量。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通过这场战争,人民军队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向国防现代化迈出了一大步。中国东北工业基地的边防得到巩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帝国主义从来不敢轻易欺侮和侵略中国。”(第381页,共《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页)

在台湾省海峡巡航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

自1950年8月27日起,侵朝美空军不断侵入中国东北领空,疯狂轰炸边境乡镇。

这些年来,一些媒体特别是网络上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评论,离历史事实越来越远。主要是抗美援朝是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得不偿失,等等。

什么都听。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些年来美国舆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这可能会触动所有质疑抗美援朝战争正义性、合法性、正确性的人,对跟风者起到警醒作用。

首先,有一个概念需要重新定义:抗美援朝战争和朝鲜战争不是一回事。朝鲜战争是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引发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朝鲜战争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导致的“保家卫国”战争。两场战争的结局不同。朝鲜战争是平局,即朝鲜和韩国各自退回到原战争爆发的三八线。抗美援朝不仅达到了“保家卫国”的目的,中国的国际地位也空前提高。

所以,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从来就不是侵略战争。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社会其实有一个由来已久的共识,“朝鲜战争不是中国发动的。如果‘联合国军’没有打到鸭绿江,中国大概不会出兵,所以是防御性的。”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博物馆也有类似的内容:当他们(指中国)的边境受到威胁时,共产主义中国派出了数百万军队参战,一支凶猛的中国反攻部队将联合国军赶到了南方。

《毛泽东传》作者丽贝卡卡尔。

毛泽东研究一直是全世界的热门话题。2010年,纽约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中国问题专家丽贝卡卡尔(Rebecca Carr)出版了一本毛泽东传记,涵盖了迄今为止的新成就。她在书中写道:正当新中国在集中精力搞建设的时候,却“被迫卷入了一场战争”。这场南北战争“是朝鲜内战,是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未能获得真正的独立而引发的。由于美国向台湾省的国民党政府提供军事庇护,而中国共产党一直对中国的任何反革命活动保持警惕,因此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干预直接威胁到了中国。在共产党政府看来,美国介入朝鲜战场的意图是为侵略中国做准备,美国政府的许多声明也透露出这方面的迹象。在华盛顿,支持国民党的‘中国游说团’也竭尽全力推动美国朝这个方向发展。”当美军逼近鸭绿江时,“一些美国参议员叫嚣要‘核攻击’中国,推翻共产党在中国的统治。看到情况紧急,毛泽东于10月8日发布命令……中国出兵,全面介入朝鲜战争。”(丽贝卡卡尔:《毛泽东传》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48-149页)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年》

邹舒是一位杰出的美籍华人学者,出版了六部著作和多篇学术论文。其中《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年》这本书让他声名鹊起,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这本书出版于1963年。当时,20世纪4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的档案还没有解密。邹舒利用国会听证会、国会记录等文件,对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朝鲜战争的中美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的书是美国研究20世纪60年代中美关系的杰作。

邹舒在书的前言中写道:“本书旨在分析从珍珠港事件到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将军‘回家过圣诞节’总攻势崩溃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原因。”“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中国曾是美国的盟友;在朝鲜战场上,共产主义中国打败了美国军队,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出现在世界上。”

该书在第十三章“朝鲜战争和共产主义中国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出现”中写道:

“也许,共产主义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军事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北京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成分及其对伟大目标的追求,这种追求总是深深埋藏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屈辱和失败后,这一追求因力量和团结意识的恢复而复兴。然而,1947年至1950年间未能迅速从中国撤退,台湾海峡的中立,以及越过三八线的决定等。把潜在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在的现实。这样就剥夺了美国适应新的远东力量对比的回旋和调整余地。

地。即使不发生朝鲜战争,在一段时间以后,也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产生这种新的力量对比。因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觉醒了的中国的革命利益和民族利益,跟美国的遏制政策有尖锐的矛盾,跟美国扶植亚洲的非共产主义政权的努力有尖锐的矛盾。但朝鲜战争促使这个国际力量对比突然出现,并给力量均衡增添了新的政治上的和感情上的因素,不然的话,这些因素是不会存在的。”

  “从朝鲜战争中演化出来的新的力量对比,包含两个主要的成分。其一是中国在远东以强国姿态出现,其二是在北京、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的新的斗争模式。北朝鲜战役是中国军队对一个大国作战所赢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自从鸦片战争揭开了现代中国的序幕以来,这一胜利对于一场国际战争的结局,具有持久性的影响。它标志着罗斯福总统在战时的要使中国成为大国的政策获得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部分的实现。自从朝鲜战争以来,远东的力量均衡就是共产主义阵营在亚洲大陆上的陆军,跟基于岛屿环形线上的美国海空军的互相对峙。朝鲜半岛和东南亚成为两个阵营政治军事斗争的目标。”(邹谠著王宁 周先进译:《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1月第467页)

  这两段可以说是作者评述中国抗美援朝的重点。第一是分析了中美两国兵戎相见的深层次原因,并且认为有“不可避免”的因素。第二是阐述了“中国军队对一个大国作战所赢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的深远意义。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年)》一书在“译者的话”中指出,《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年)》出版后,美国的有关档案逐步开放,涌现出一大批专著和文章,“例如已翻译出版的迈克尔·沙勒的《美国十字军在中国》。自然,70年代的这些著作比邹谠的资料更为丰富一些。”

  

  ◆《美国十字军在中国》

  迈克尔·沙勒是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他的《美国十字军在中国》(迈克尔·沙勒著 王扬子 刘湖译 王恩光校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6月 以下只标页码)是在查阅大量的美方解密档案资料基础上,溯源美国人18世纪进入中国后的历史,重点对1937年以后至1979年中美建交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的第六章“红祸与黄祸”中有“朝鲜战争”一节。这一节在评述朝鲜战争后,在下一节《共和党执政》中还特别陈述了停战后两国不同的态度。

  中国为什么会参战?“在麦克阿瑟打到鸭绿江边时,中国人不能再继续保持沉默了,与朝鲜接壤的东北是中国的工业基地。如果让美军接近这个地区(或许最终国民党军队就会出现在这一地区)这是不能想象的事。即使这些军队不进攻中国,适可而止,但是北京怎么会允许美国建立一个新的反共的朝鲜而不考虑今后严重的后果呢……一旦美军进入中国,再要他们撤出,那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第144页)

  

  ◆1950年10月19日起,志愿军第39、40、42、38军先后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中国参战后战局起了什么变化?“美国无视北京的多次警告,麦克阿瑟不理睬中国军队已经做好抵抗美军的准备的情报。甚至与中国军队几次交锋都未引起麦克阿瑟的重视。”“由于没有料到中国会反抗,美军遭到有史以来最惨重的失败。”(第145-146页)

  停战后中美两国各自是什么态度?“这场战争拖到1953年3月,才在实际停火线上重新建立了战后的边界。但那时,美国已经参与了亚洲的一项巨大的新任务——对共产党中国进行长期的军事和政治遏制政策。”(第147页)“在朝鲜战争停火前后,华盛顿进行了包括中国为假想敌在内的军事演习。”(第149页)“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艾森豪威尔政府继续反对任何的与中国关系的缓和。相反,新的更大的遏制计划在策划中。1954年9月,杜勒斯创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是一个中国周围的反共集团,它是在美国倡议下组织起来的一个区域性的防务联盟。”“除了这些政治遏制之外,艾森豪威尔政府还采取战略性的贸易禁运措施,在经济上封锁中国。无论是美洲人、欧洲人,还是日本人,只要同美国做生意的,都不允许同中国进行商品和技术贸易。华盛顿希望,贸易封锁会削弱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军事结构,促使这个共产党政权的瓦解。”(第150页)“与朝鲜战争之后的美国外交政策不同,中国没有对西方采取一种强硬的和武断的政策。而华盛顿却设法遏制并且希望颠覆北京政权,中国共产党却保留了美国的某些利益。就在1954年到1955年间,中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一再敦促美国直接对话,以求改善两国关系。杜勒斯对于周恩来的接近不予理睬,拒绝了与这样一个‘邪恶’政权打交道的可能性。这种不妥协的政策,从杜勒斯把狂热的反共分子卡尔·兰金派到台湾出任大使一事可见一斑。兰金断言,除非在‘共产主义阴谋旗帜’下窃据中国的‘掠夺成性的政权’被一个真正的中国政府所取代,亚洲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他的意思就是要蒋介石在中国复辟。这种观点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把美国推入同中国发生一系列军事对抗之中。”(第153页)

  

  ◆1953年7月28日,朝鲜人民军来到志愿军阵地上,共同祝贺朝鲜停战实现。

  在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中,费正清堪称是以西方视角观察中国问题的权威学者。他的著作《美国与中国》是美国中国学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我国的对华政策以及在朝鲜和越南的战争”一章中,作者写道:“1945年日本战败后,我们拒不承认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内战中的胜利。1950年6月,我们在联合国的旗帜下,为保卫南朝鲜反对北朝鲜的侵略而进行了侵略。每次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反对专横的自由保卫者。”“然而朝鲜战争变成了中美战争,并且终于僵持不下。在1953年缔结了至今仍然有效的朝鲜停战协定后,我们在1954年同台湾结盟,并支持法国在印度支那的行动。”(费正清著 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9月第434页、435页)

  朝鲜停战后中国的表现也令费正清感到惊异,同时引起了他的反思。

  

  ◆《美国与中国》

  “奇怪的是,事实证明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并不是扩张成性的。它把部队从朝鲜撤走,容忍国民党在金门设置的‘前线’,在1962年与印军作战只是为了维护边界的权利,而且并没有出兵干涉越南来反对我们。”

  “多年来我们的政策思想是多么无知和愚蠢。如果要在今天和平共处并继续生存下去,我们就必须设法重新理解亚洲的现实和我们自己的侵略性。”(同上书第439页)

  1950年10月27日,毛泽东在与周世钊谈话时说:“现在美帝的侵略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若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我们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以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

  看看上面面那些美国学者的论述,再重温一下毛泽东当年的分析判断,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其理由难道不是明明白白的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 http://www.shuotu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