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的产品定位怎么写(如何确定产品的定位方法)

产品设计的产品定位怎么写(如何确定产品的定位方法)

百科常识打吡咯2023-09-21 1:07:5516A+A-

编辑导语:一个产品的策划往往需要考虑很多方面,包括用户需求、市场环境、企业发展战略等等。所以产品经理需要找准产品定位,避免无用功。那么,当一个关于一个产品的想法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应该如何找到这个产品的定位和方向呢?本文作者结合社区电子商务平台的案例对其进行了梳理。让我们来看看。

产品定位怎么写(如何确定产品的定位)

以社区电商平台的分析为例,本文目的:明白如何通过产品方法论的指导来确定新产品的定位和方向。

很多企业和创业团队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我们要做的产品是什么?

在互联网术语(俚语)中,它的意思是:产品的定位是什么?

如果用产品人常说的话:新产品的目标人群是谁?解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或痛点?.

但是很多时候,这个问题很难直接得到答案,因为大部分产品经理没有最终的话语权,真正的话语权在老板、股东或者客户那里。

对他们来说,需求就是做一个xx行业的颠覆性产品,一个强大的平台。就像前段时间,一个创业公司的老板要求产品经理在四个月内建立一个Tik Tok模型。当然,如果只是视频上传、播放、点赞、分享,是没有问题的。但一个产品并不只是功能的堆砌,而是需要市场、运营、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可以说,一个成功的产品需要天时(大环境)、地利(资源优势)、人和(用户付费)。

这方面,只能说很多产品经理太难了。

然而,事情必须向前推进。作为一个没有权限的管理者,产品经理如果不能推动产品或项目的进度,就会受到别人的批评。

如果你把一个自己都没有说服自己的方案反馈给老板,最后可能会踩坑。

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我见过和经历过太多类似的案例。

为了不继续白忙活,作为一个“专业产品人”,我们得有自己的破局计划。

作者的观点是,即使一个明显不合理的需求或想法来了,也没必要直接否定。而是需要换个思路,从一个团队负责人或者创业者的角度重新解读,这样才能更全面的考虑一个项目的全局。不局限于技术实现难度、市场落地、老板迫切需求等片面因素。这样才能在工作的每一个过程中都有收获和成长,公私分明利大于弊。

首先,一个新产品的启动有很多因素,可能是外部的客户需求;也可能是企业内部运营需求;或者企业有一定的资源优势,想探索;老板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今天,主要讲述灵光一闪这种情况。

生活中,总有很多绝妙的想法,但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得到验证,也就是像伟人强调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和理论应该相辅相成。

一般来说,理论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目的是指导实践。产品经理也需要有自己的理论指导和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论。

首先,我们要定义产品的概念。业内有多种解释。我所理解的产品,是各种经过人工改造的实体,满足用户需求的虚拟商品或服务,即一切经过人类劳动(体力和脑力)的物质,都可以称为产品。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新产品诞生,很多产品被淘汰。当代产品经理的主要目标是让自己的产品真正满足用户需求,被市场接受,创造价值。

每当一个新的想法或方向出现,我们就可以通过建立商业模型来梳理需求和商业目标。首先我们提出我们的一个目标,然后我们会根据目标提取关键词,找到业务场景,利益相关者角色,业务用例。通过这些线索,我们可以串联起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通过日常的思考,我们可以判断当前描述的业务需求是否可以闭环。

例子:老板建议我们做社区电商。这时候我们能直接得到的信息是有限的,需要先抓住关键词,再建立模型。

首先,大的商业场景是社区,社区的概念实际上非常广泛。在我们现在的城市里,一般的社区都是包含很多社区的行政区域,所以一个社区可能包含十几个社区,也就是我们可能需要在十几个社区的范围内开展我们的业务。

确定了大型业务场景的范围后,我们还需要确定场景中的主要涉众角色。社区里有很多角色,比如政府官员、街道官员、医生等等。我们无法一一列举,也没有必要。重点,我们最后的业务用例(即主体行为)是电商,而电商是网购,本质买卖东西.

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实际上主要有两个角色:商家顾客.

>产品定位怎么写(如何确定产品的定位)

我们可以看到二者的业务用例分别是:商家——销售商品顾客——购买商品

我们可以继续思考,如果只是这两个主要行为,那和常规的电商平台有什么区别?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大部分电商平台做到一定程度,都是比拼供应链优势

个人理解,社区电商和常规的电商平台相比,并没有技术优势(创新),更多是供应链渠道微创新,优化商品供应链环节,平台代替传统零售商业中的经销商角色,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提升用户体验获取更多社区顾客。

产品定位怎么写(如何确定产品的定位)产品定位怎么写(如何确定产品的定位)

通过上面的图例,可以清晰看出,社区团购只是进行了供应链的整合,它本身并没有创造新的价值,只是将一些经销商和线下门店的事情做了。

理解了整体商业模式和主要业务角色,我们也清楚了这个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整合供应链, 减少中间商,代替传统商超,换个皮肤继续收租。没有技术创新,模式本身简单,

需要关注的就是就在于前置货仓的运营、服务是否能跟上?以及供应链是否能稳定?最重要一点就是如果能维持消费者持续在自己的平台进行消费?

因为消费者本身不会有太强的忠诚度,大家可以在你的平台买东西,也可以到旁边的商超购买,如果不是价格差距十分明显,商品货源优质,很难维持。

因为这就是一个前期砸钱圈地,后期持续收租的老生常谈之事。

到此,一个新项目的前期思路就清晰,接下来只要按照常规方法,再收集一些数据资料进行佐证,就可以形成一份计划书。

最后,如果是有足够时间,建议可以准备两份方案。

  1. 方案一:不建议启动社区电商,理由和佐证都表述清楚。
  2. 方案二:如果一定要启动社区电商,可以采取的MVP方案。做一个简化版可行性社区电商产品,从整个模式中某个细小环节入手,结合公司自有资源,尽量轻量化试错,降低成本。

两套方案都可以再和公司运营、市场、技术等同事探讨下,因为既然我们准备以MVP方式进行落地,那就必须会涉及到供应链对接、产品推广、运营拉新等工作,都是作为一个创业者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将这些因素都可以在方案中一并描述,最后就会是一个基础的商业计划书了。

当然有个快速取巧的方式就是,互联网有很多商业计划书的模板,参照模板具体修改,也可以搞定。

拿着这份方案去面对需求提出者,方案一就是把自己当做合伙人角色,方案就是一份商业分析报告,主要目的是劝说对方放弃当前方向。方案二则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创业者,对方就是投资人,方案目的是为了说服对方支持这个项目,推动项目真正的启动和落地。

多经历几次这样的事情,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也就更能理解很多项目是否靠谱,自己如果创业还欠缺什么能力或资源,如何更全面地看待很多事情等。

作者:明远;5年互联网工作经验,主要涉及智慧养老、智慧社区、智能安防等方面。

本文由 @明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