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陆地最强动物(史前陆地上的凶猛动物排名)

历史陆地最强动物(史前陆地上的凶猛动物排名)

百科常识打吡咯2023-04-06 17:32:2696A+A-

最厉害的史前动物是什么?

最强大的史前动物是恐龙。

恐龙是中生代多样的优势脊椎动物,大部分属于陆生爬行动物。之所以说脊椎动物而不是爬行动物,是因为恐龙曾经被归为爬行动物,但并不符合爬行动物的一个基本特征:3360的爬行行走方式,以及一直被质疑的冷血动物。

恐龙曾经统治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恐龙最早出现于2.3亿年前的三叠纪,灭绝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恐龙,英文是恐龙的意思,来源于希腊语deinos(意为恐怖)Saurosc(意为蜥蜴或爬行动物)。恐龙(不包括鸟类)是生活在陆地上的一组主要的龙类爬行动物,它们的四肢直立在身体下面,而不是向两边展开。它们出现在晚三叠世卡尼阶段,各种恐龙迅速进化出不同的特化特征,发展出不同的体型,占据了不同的藏龙龛位,并持续生活到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段。

恐龙(拉丁名:Dinosauria)是中生代多样化的优势陆生脊椎动物,统治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恐龙最早出现于2.3亿年前的三叠纪,灭绝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

地球早期发展进化的动物,如侏罗纪恐龙、三叶虫等,大多是由于进化或地球气候的变化而灭绝的。现在,只有化石可以用来证明这些动物存在的证据。而像鸭嘴兽、鳄鱼这样的动物,在漫长的进化中适应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延续了下来。

十大最强陆地古生物

1号棘龙:

意大利科学家最近证实,一种长着鳄鱼般嘴巴的巨型恐龙取代了霸王龙,成为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食肉动物。

米兰意大利自然历史博物馆的Cristino?戴尔。苏萨和他的同事们检查了在摩洛哥发现的一个恐龙喙化石,据测量它有1米长。此外,他们还分析了一个此前未被确认的恐龙头骨化石。研究人员推测,这个头骨至少有2米长。

新发现的恐龙骨骼显示,这只恐龙从鼻子到尾巴长达19米,体重超过8吨。它的对手霸王龙在它面前就像个侏儒。这种超级巨兽生活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附近的沼泽或河流中。化石显示,这种超级食肉动物的主要食物是各种鱼类。这种恐龙也是用后腿行走的,它的背部有一根两米多长的脊椎,支撑着它有力的前肢,使它能够更有效地捕食猎物。

科学家在对其头骨碎片的分析中发现,即使《侏罗纪公园3》中的巨型3354有44英尺高,但棘龙比最大的霸王龙还要大,也没有它那么凶猛,即使只有日本怪兽哥斯拉才能与之抗衡!

意大利米兰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研究员保罗?巴拉特博士说:“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这种新恐龙可能比霸王龙更大,从而成为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食肉动物”。

第二名普鲁士鳄鱼

想必普鲁士鳄人行动缓慢,主要靠伏击一些同样庞大缓慢的陆龟、沙加哺乳动物、钝脚啮齿动物等爬行动物,这在当时的南美非常常见。

普鲁士鳄鱼的发现

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鳄鱼产地,钝头鳄和宽吻鳄仍然是那里的水霸主。1986年,一名加拿大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历史上最大的鳄鱼——的下颚化石碎片和部分头骨化石,这种鳄鱼在近100年前就已被命名。这些化石拼出了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鳄鱼头骨:1.5米长,牙齿有6、7厘米长!

根据鳄鱼头部与体长的比例,古生物学家推测这种普劳斯鳄鱼体长可达15米,宽2.7米,重18吨,比凶猛的霸王龙还要重10吨。而且,这只鳄鱼的牙齿一点也没有老化。估计要一直长到19到20米长!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爬行动物的体长几乎可以无限增长。

普鲁士鳄鱼的灭绝

普鲁士鳄鱼暴力而强大,没有其他掠食者能与之匹敌。普鲁士鳄鱼最大的敌人就是同类,残酷的竞争让他们越长越大!

3号霸王龙

又名霸王龙,学名为暴龙。雷克斯,它的英文名是Tyrannosaurs。雷克斯,意思是残忍的蜥蜴王。它们是已知的食肉恐龙,也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它们是最新的恐龙之一,平均体长11.7米,最长14.6米,平均臀高4米,最大臀高5米以上,平均体重11吨,最大体重14.85吨。它们是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也是最大的兽脚亚目恐龙之一。生活在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stricht Stage),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的最后一批恐龙之一,距今约6800万年至6500万年。化石分布在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布范围比其他暴龙科更广。

4号南巨兽龙

南方巨兽是最大的陆地食肉恐龙之一。很像他们的近亲,——麻普龙。它比霸王龙长,但比霸王龙略轻。它是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平均体长14米,平均身高5米,平均体重11吨。第一个恐龙化石是在1993年由一位名叫鲁本加罗里尼的汽车修理工发现的。巨龙用两条腿走路。它的巨口有一颗锋利的牙齿,最大的有30厘米长。作为异特龙的后代,南方巨兽进化得更大。它是除棘龙之外最大的食肉恐龙,拥有比霸王龙更适合捕猎其他恐龙的强壮前肢,以及足以让猎物眩晕的粗而尖的尾巴。拥有极其可怕的咬合力和极快的咬人速度,而且牙齿锋利如刀,一口咬下去。

力可达16000N。在陆生动物里,南方巨兽龙的咬合力仅次于霸王龙,是咬合力第二大的陆生肉食动物。

NO.5异特龙

异特龙又称跃龙或异龙,是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大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龙,平均身长为10公尺,最长可达12到13公尺,是体型第七大的食肉恐龙,略小于棘龙、巨兽龙、霸王龙、马普龙、鲨齿龙,特暴龙。它们生存于晚侏罗纪,于1亿5500万年前到1亿4500万年前。自从在1877年被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CharlesMarsh)命名以来,已有许多的可能种被归类于异特龙属,但只有少数被认为是有效种。

NO.6帝鳄: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最近在尼日尔的泰内雷沙漠发掘到一具巨型鳄鱼的化石。这种鳄鱼的学名叫“sarcosuchus”,就是“鳄鱼之王”的意思。与此同时,这些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这只生存在水中的鳄鱼堪称为“庞然大物”。它长约12米,重达10吨,比现在人们所能见到的最大鳄鱼还要大10-15倍。而且,这只鳄鱼与恐龙同处一个时期——白垩纪,是当时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之一。更让研究人员吃惊的是,这样的鳄鱼在恐龙横行的远古时代,有时竟捕食恐龙为餐。那么,它是如何来捕食恐龙的呢?研究人员发现,与许多生活在浅海中的古代鳄鱼不同,这种爬行类鳄鱼以河流为家。当时,陆地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无数河流纵横交错,遍布其间。而这种鳄鱼就栖息在这些宽阔的河流中。每当恐龙感到饥渴,到河边饮水时,就是鳄鱼捕杀恐龙的最好时机。

这类鳄鱼之所以能捕食恐龙,主要因为它有着非常特殊的身体构造。它的鼻子末端长着一个巨大的、球根状的突起,突起里面有一个空腔。这使它的嗅觉异常灵敏,并能发出奇异的声音。而且,这种超级鳄鱼的牙齿也非同一般。与一般以鱼类为生的动物相比,它的下颌牙不仅与上颌牙互相交错,而且能精确无误的嵌入其中。在100多颗牙齿当中,一排门牙能咬碎骨头,撕裂像恐龙一样巨大的猎物。此外,它的眼睛也难以理解地向上翘起。

每当恐龙到河边喝水的时候,鳄鱼就把十几吨重的身体藏在水下,水面上只露一双眼睛。然后,它慢慢接近猎物,伺机发动突然袭击。用这种方法,许多恐龙转瞬之间就成为它的盘中美餐,有时,巨型恐龙也难以逃脱这样的厄运。

正如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雷诺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当时,这种鳄鱼势力非常强大,很可能就是使恐龙做恶梦的那类的东西

NO.7恐鳄:

恐鳄(学名:Deinosuchus),是种已灭绝大型鳄,属于短吻鳄超科,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东部海岸地区。恐鳄的属名在希腊文意为“恐怖的巨鳄”,δειν??/deinos意为“恐怖”,σουχο?/suchos意为“鳄鱼”。

恐鳄是史上出现过最大型的鳄类之一,可能会以恐龙为食。目前发现的恐鳄化石主要以头骨为主。根据近年研究,古生物学家对于恐鳄的身长估计值,较之前的估计值短。由于恐鳄的化石相当破碎,关于恐鳄的身长,目前有差异相当大的不同估计值。在1954年,内德·科尔伯特(EdwinHarrisColbert)与罗兰·伯德(RolandT.Bird)估计恐鳄的下颚长度为2米,并与其他大型鳄鱼相比较,提出恐鳄的身长为15米。在1999年,格里高利·艾利克森(GregoryM.Erickson)与ChristopherA.Brochu提出较短的版本,认为恐鳄的身长为8—10米。2002年,大卫·史威莫(DavidSchwimmer)提出:生存于北美洲东部的恐鳄,身长为8米,体重为2吨;生存于北美洲西部的恐鳄,身体较大,身长为12米,体重为8吨。

NO.8:特暴龙是最大型的暴龙科动物之一,但略小于暴龙。已知最大型的个体身长10到12米,头部离地面约5米。截至2012年,还没有完全成长个体的体重数值,但它们一般被认为略轻于暴龙。

特暴龙的化石记录保存良好,已有数十个标本,包含数个完整的头颅骨与骨骸。这些化石让科学家得

NO.9:撒哈拉鲨齿龙(Carcharodontosaurus),是体型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生存于白垩纪中期到晚期,阿尔布阶(Albian)到土仑阶(1亿—9300万年前)。鲨齿龙是一种生存于非洲埃及、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尼日尔的巨型食肉恐龙。鲨齿龙身长10到14米,重6吨至14吨,高约5米。特点是牙齿非常类似鲨齿餐刀,有很明显的纹路,有些人觉得像噬人鲨的牙齿,也有一张像鸟一样的嘴。它的头比霸王龙稍长稍大,仅次于南方巨兽龙和棘背龙

NO.10:泰坦巨蟒

在最近一期《自然》杂志发表了JasonJ.Head等人的论文《新热带界古新统发现巨型蟒蛇暗示过去赤道更热》,文中称在南美洲哥伦比亚东北部的瓜希拉半岛大约6000万年前到5800万年前的塞雷洪组(CerrejonFormation)地层发现了一条巨大的蛇类化石。命名为(Titanoboacerrejonensis)塞雷洪泰坦蟒,属名的意思是“泰坦的蟒蛇”,种名是纪念发现地塞雷洪。

塞雷洪泰坦蟒属于蟒科(Boidae),推测体长14米,体重1135千克,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据说这样大的变温动物,至少要在最低从30℃到34℃的气温下生存,所以确定在古新世的新热带界因为有大量二氧化碳而高温的气候模型的假设一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shuotu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