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郭守敬的发明有哪些修改)?

郭守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郭守敬的发明有哪些修改)?

百科常识打吡咯2022-04-14 11:40:1284A+A-

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纪念馆位于德胜门西的西海湿地旁,是为了纪念伟大科学家郭守敬而建造的。

郭守敬(1231-1316),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仪器制造家,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

郭守敬一生有两大贡献,一个在主持修订 《授时历》 ,一个在治理水利方面成就卓著.四海测验 制订完成 《授时历》

元初用的是过去金国的《重修大明历》。此历于1180年金世宗大定二十年修订颁布。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误差积累已经相当严重,因此有几个天文预测与实际天象不符,再次进行修正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元朝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并决定在今天的北京建都,即元大都。

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决定修改历法,下令在首都组织历局,动员全国各地的天文学家。

精通天文和数学的王勋实际上掌管着历法事务。王高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郭守敬。郭守敬不仅精通天文学,还擅长制作天文仪器。在王建的推荐下,郭守敬参加了历法修订工作。

首先,修订历法需要一批精密的天文观测仪器。当时北京的天文仪器是原徐进国的遗物,其中的浑天仪是在徐进占领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后,运到徐进国(今北京)都城的。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制造了一套精密的天文仪器首推郭守敬,拥有简易仪、开销仪、日晷仪、计时仪、精致仪等十余种天文仪器,是当时最先进、最精确的仪器。

郭守敬天文成就展示

圭表.一样,标准海图中的“桌子”是垂直竖立在地面上的标杆或石柱;“Gui”是一块石板,从手表底部向北方水平延伸。每当太阳转向正南,影子就落在桂的表面。通过测量影子的长度,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节气的时间。影子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影子最短时,夏至来临。

这种仪器看起来极其简单,但实际上要求非常高的精度。

首先,阴影边缘不清晰。阴影越靠近边缘,就变得越亮。阴影的尽头在哪里?这条线很难区分清楚。如果阴影的边界不清楚,阴影长度就会不准确。

其次,测量阴影长度的技术不够精确。在古代,测量影子长度的尺子通常最多只有分的能量,可以估算到厘米,也就是十分之一。按照几千年的传统方法,测量冬至的影子长度,如果有一点错了,就足以使按比例计算的冬至时间有半小时(一到两小时)的出入。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还有,老日晷只能观测日影。星月的光线较弱,所以旧日晷无法观测星月。

郭守敬制标准解决了原标准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标准的准确性。这为历法修订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修订历法的第二步是到进行天文观测去获取精确的天文数据。

郭守敬和来自尼泊尔的建筑师夏嫣一起在北京建造了一个观星平台,上面放置着郭守敬制造的先进天文仪器。历法中有两种主要的天文观测。一种是确定二十四节气的确切时间,特别是冬至和夏至,使用的仪器是日晷。另一种是测定天体位置,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浑仪。

对于这两种观测,观测的地方越多,测得的数据就会越准确。

除了在北京观测,郭守敬还向朝廷建议,在元十四年(1277年)前后,组织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天文观测。元世祖忽必烈接受了他的建议,派14名天文学家到首都以外的26个地方进行天文观测,“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琼崖、北尽铁勒”,史称“四海测”。本次调查最北测点位于西伯利亚北纬64.5度,最南测点位于南海黄岩岛。元十六年(1279年),郭守敬亲自到黄岩岛进行观测。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天文学实际测量工作,规模之大,在世界天文学史上也是少见的.

纪念馆内部

通过一系列精确的天文测量,郭守敬和其他杰出的科学家用四年时间制定并完成了卓越的历法《授时历》。

元朝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根据“尊民”的古训,将修订后的历法命名为《授时历》。

《授时历》 是一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计算简单,精度高。

进的一种历法。《授时历》规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与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

《授时历》一直使用到明代,用了364年,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朝鲜、越南都曾采用过《授时历》。欧洲的著名历法《格里高利历》也规定一年为365.2425日,但《格里高利历》是1582年开始使用的,比郭守敬的《授时历》晚了300多年。

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有14种105卷。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郭守敬水利成就展示

治理黄河 创建京城水系

中统三年(1262年),时任中书左丞的张文谦推荐31岁的郭守敬主持治理水利,称赞他“习水利,巧思绝人”。

郭守敬很快被元世祖忽必烈召见,当面陈述了他关于治水的六条建议。忽必烈听后大为赞叹道:“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并任命他“提举诸路河渠”。

郭守敬治水主要有两大功绩,一是治理黄河水系,二是创建京城水系

先说他在西夏(即今宁夏一带)治理黄河水系。

西夏末年,因蒙古与西夏连年征战,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田地荒芜,百姓四处逃难,久负盛名的塞北江南变得疮痍满目。至元元年(1264年),张文谦以中书左丞的身份巡视西夏,全面负责西夏治水工作,时任副河渠使的郭守敬随其前往。

郭守敬沿黄河两岸勘察地势水情,走访百姓,绘制地图,提出“因旧谋新、更立闸堰”的方案,即在疏浚旧渠故道的基础上增开新渠、在渠首建闸坝。这个方案经忽必烈审批后付诸实施。

郭守敬率领民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修复了长达400余里的唐徕渠和长达250余里的汉延渠,以及正渠10余条、大小支渠68条,圆满完成了疏浚修复河渠的任务。郭守敬治水,使西夏河渠皆通其利,数万顷农田得到了及时灌溉。西夏人民为了感谢郭守敬,在渠上建了郭氏生祠,并立碑记录了此事。

至元二年(1265年),郭守敬升任都水少监。他自西夏返回途中,特地乘舟顺黄河而下,经四昼夜至东胜(今内蒙古托克托),以亲身试航证明了此段黄河可以漕运。同时,他还考察了查泊、兀郎海(今内蒙古乌梁素海)一带,认为这里的许多古渠修复后可以利用,并将此事上奏忽必烈,得到忽必烈的称赞。

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采纳郭守敬的建议,下令在中兴州(今宁夏银川)至东胜黄河段上设立了10处水上驿站,开通漕运。此段漕运的开辟和水上驿站的设置,便利了西夏粮食外运,改善了西夏与元上都、元大都间的交通,加强了西夏故地与元朝中央的联系。

纪念馆内部

而郭守敬创建北京城内的水系,解决到京城的漕运问题,对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就更为重要。

元朝定都北京后,今天什刹海、北海公园的一大片水域称“积水潭”,是京城的中心,皇宫在今天景山公园一带。随着都城的迅速发展,短短的时间里,京城机构林立,人口增至40多万,成了元朝政治、经济中心。京城每年要消耗大量物资,单粮食一项即达几百万石。这些物资多征自南方,怎样使南方的粮食和物资便利地进入京城,成为一个急迫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郭守敬做了两件事。

一是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将大运河由弯变直。原来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从浙江杭州经江苏,在苏北向洛阳拐去,然后从洛阳再向东到山东北部,再向北到北京,这样绕了一个大弯。郭守敬主持挖通山东段的运河,使大运河直线向北直达北京通州,这使从杭州到北京的京杭大运河距离比原来缩短了900公里,使南方的粮食和物资到达京城的时间大大缩短。

二是从京城北部引水并修建通惠河,使到达北京通州的粮食和物资,通过通惠河到达积水潭,即元大都的城中心。

在通惠河开通前,南方的粮食和物资要通过大运河和海运集中到通州,然后主要依靠陆路运输进入元大都。陆路运输费用高、消耗大,而且一到雨季,道路难行。为此,自金代以来,人们就一直想开辟一条运河,使漕运船只直入京师。然而,先后开辟的几条河道都没有成功。

郭守敬经过深入勘察,向忽必烈提出了“白浮泉引水、修建通惠河”的方案。首先引北京北部昌平白浮泉水顺山势向西再向东南到玉泉山,沿途先后收纳了十大泉水,形成了丰沛水源注入瓮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前身),从瓮山泊再向东南引水经高梁河到积水潭;其次从积水潭向城南过今天的崇文门,再向东到通州,修建164里长的通惠河,将城中心与通州大运河相连。

这样,从京城北部引来大量的水注入通惠河中,使通惠河能够通航,运粮船从通州大运河可直达积水潭。

这个方案提出后,忽必烈非常高兴,给予极高的评价,立即表示:“当速行之”,并下了一道特殊的命令:“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倡工。”也就是说领导要带头上工地,而且一切还要听从郭守敬安排,“待守敬指授而后行事”。通惠河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动工,只用一年半时间即完工。

纪念馆内部

白浮泉引水工程和通惠河建成后,漕运量大增,高峰期每天平均约有130只漕运船往来于通惠河上。这也标志着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忽必烈见到积水潭上“舳舻蔽水”,大为高兴,亲赐名“通惠河”,即畅通惠民的意思,还奖赏了郭守敬12500缗(古代计量单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郭守敬设计的河渠,至今依然是北京水利设施的基础工程,对城市洪涝排水、环境美化起着重要作用。

郭守敬纪念馆所处的西海湿地是今天什刹海的一部分,也是元代积水潭的一部分。今天的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为了与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区别,被称作“后三海”。西海湿地占地10.9公顷,其中水域面积7.4公顷,周边绿地面积3.5公顷,这里风景秀美、幽然宁静,草木繁茂、叶绿花艳,睡莲连绵、芦苇摇曳,潭水清澈、水草丰密,鱼鸭嬉戏、禽鸟飞鸣。湿地周围散落着楼台亭阁、祠堂庙宇、王府宅第。在这里,可以游环湖步道,看野趣无穷。

郭守敬纪念馆就坐落在湿地旁的小山上。这里原是汇通祠的遗址,但建筑无存,1986年在此地重建汇通祠,将其辟为郭守敬纪念馆。郭守敬纪念馆占地800平方米,坐北朝南,南临西海,北靠北二环路,有二进院落。展馆不大,但内容丰富,布展巧妙,引人入胜,特别是面向中小学生展陈,是个很好的研学旅游处。

值得一提的是,在郭守敬的家乡邢台,也有一个郭守敬纪念馆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