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之道,夏阳是怎么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之道,夏阳是怎么养?

健康|养生彩彩2023-11-30 5:11:08273A+A-

“春夏养阳”除了生活起居必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外,突出一点就是避免过度的寒冷刺激,它有利于阳气的生发,有利于正气的内存,王冰说要“敬顺天时”,我说还该加点敬畏心态,大自然不可侮,当火烛小心。 接受冬病夏治治疗的患者,在三伏天30天内要在饮食等生活上有所注意:(1)要远离空调,因皮肤会遇冷而毛孔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同时也会降低经络传导的速率和活跃性。(2)少吃冷饮,冷饮一方面可伤及脾胃的阳气,使本已阳虚的体质更加虚弱,另一方面冷食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而影响治疗效果。(3)睡眠充足,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神经紧张得到调整,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反应。(4)适度锻炼,可增加神经肌肉的协调性,鼓舞阳气的发生,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5)注意饮食营养,可选服些健脾养肺、补益肺肾的药膳,避免烟酒、辛辣、海腥发物。

春夏养阳,养夏阳;顺应白昼之律,晩睡早起。在现代在夏季,不过饮冰冻东西,以伤脾阳。

大暑时节老人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

大暑时节正是三伏极热之时,老人养生是要注意防范一些问题的。暑热人易流汗疲劳,一要防中暑,一要防过度疲劳,避免长时间劳作与被太阳晒,避免大汗淋漓又缺水,使人汗液分泌过多而手脚无力,疲惫不堪,出汗后适量补钠钾。疲劳,嗜睡应及时补充蛋白质。盛夏酷暑,多食一些水果疏菜,多喝水饮茶,清淡饮食,少吃油脂高,辛辣,煎炸食品。

暑热要防暴寒暴凉,用空调风扇要注意,防感冒,诱发引发心脑血管病。少吃生冷东西伤胃气。吃宜清淡,心情心态也宜平和清淡,不应烦燥易怒。适当运动。会清热解毒消暑,柔润,滋阴,润胃,利水,消肿,注意作息,睡眠充足,不熬夜,不疲惫。不因热而极凉。

暑伏时节,消暑降温是必然,既要严防中暑,又要严防走向另一极端,引发肩周炎及心脑血管病,特别是心梗及脑梗。暴热暴寒就很容易生发,暴怒也易。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淡定平和,不可熬夜疲惫,不可劳作过度,一切适宜有度,不要大喜大怒心态不宁,不要大饱太饿,注意把控调节好自己。

大暑节气中,炎热的程度到达高峰。天气太热,要以预防为主,常收听当地天气预报是十分有益的,在家也好,外出活动也好,应巧妙地避开最高气温段。中暑的诱发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原因还是气温。此节气是心血管疾病、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一大危险关头。所以心脏病、糖尿病和前列腺炎等患者,在此节气中要格外小心。

大暑节气是大热天,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养生益寿,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证。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故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和温热升阳为宜。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