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市gdp排名人均gdp排(全国各省市人均gdp排行榜详情)

全国各省市gdp排名人均gdp排(全国各省市人均gdp排行榜详情)

百科常识打吡咯2024-03-12 1:55:468A+A-

中国各省gdp排名

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全国各地区经济增长表现如何?近日,31个省份公布的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观察地区协调发展的窗口。数据显示,地方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继续显现,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31个省份2021年前三季度与2020年前三季度GDP对比图。资料来源:地方统计局。

经济强省迈上新台阶

记者梳理发现,六大强省经济总量均再上新台阶。

位居榜首的是“广东老板”和“苏大强”,稳居第一梯队。2021年前三季度,广东、江苏GDP突破8万亿元,首次进入“8万亿俱乐部”。山东、浙江、河南分别首次跨过6万亿元、5万亿元、4万亿元大关。15个省份GDP总量超过2万亿元。

总体来看,GDP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这一排名与2020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的湖北今年迎头赶上,同比增速18.7%。前三季度GDP总量第八好。

2021年前三季度31省份GDP同比增速。资料来源:地方统计局。

10省份增速跑赢全国

从GDP增速来看,31个省份中,湖北、海南、北京、浙江、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重庆前三季度GDP增速超过全国增速,上海GDP增速与全国持平。

其中,由于基数效用较低,湖北以18.7%的增速遥遥领先,经济持续复苏,发展韧性持续显现。海南以12.8%的增速紧随其后,北京以10.7%的增速位列第三。

东部地区加快经济转型效果明显。受益于自由贸易港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海南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今年第三季度,海南成绩斐然,12.8%的增速仅次于湖北。从两年平均增速数据来看,6.8%的平均增速领跑全国。前三季度,海南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1.3%,两年平均增长9.3%。

江浙增速“前十”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前三季度,江苏高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48.1%;浙江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24.2%,两年平均增长19.2%。

中部地区中,除了湖北,山西这次表现亮眼。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在煤炭需求和价格上涨等因素的推动下,前三季度,山西工业增加值增长14.0%,增速全国第一。此外,外贸也有亮眼表现。前三季度,山西进出口总额达1703.4亿元,增长76.8%,增速也位居全国前列。

受去年高基数和零星疫情影响,今年除重庆外,西部省份GDP增速普遍低于全国水平。

2021年前三季度GDP总量前十的城市。资料来源:地方统计局。

重要城市经济引领作用显著

从2021年主要城市“三季报”来看,前三季度有4个城市GDP突破2万亿,“北上广深”的地位依然牢不可破。其中,上海前三季度GDP首次突破3万亿元,达到30866.73亿元

在前三季度GDP增速排名第三的北京,经济结构转型为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数据显示,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国第一,达到38.7%,两年平均增速为17.7%。与此同时,医药、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分别增长3.3、1.4和1.1倍。

来自华南的两个一线城市深圳和广州突破2万亿大关,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其中,深圳实现GDP 21791.18亿元,总量继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广州为20029.12亿元,同比增长9.9%,两年平均增长5.3%。

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长三角的苏州和杭州均达到6.6%,位居前十城市之首。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深化,长三角各城市分工合作不断加强,包括高铁等硬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进一步向长三角城市群集中。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哲11月1日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指出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貌。前三季度,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8%,快于东部地区1.0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名义增长10.8%、10.6%,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4、0.2个百分点。

文章指出,综合来看,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在恢复中迈向高质量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的特点进一步彰显。

宁吉喆表示,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和态势没有变。

但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仍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宁吉喆提到,三季度以来,全球疫情和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交织,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供给约束显现,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

他提出,要科学统筹抗疫和发展、全力做好保供稳价惠企工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和转型升级、积极释放内需潜力、着力稳就业保民生、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shuotu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