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说的妈祖经济,你怎么看?

孟说的妈祖经济,你怎么看?

百科常识打吡咯2024-05-01 1:42:093A+A-

郭台铭做了一个梦。

4月17日,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公开宣布将参选2020年台湾省地区领导人。原因是妈祖给了他一个梦想,叫他为台湾省人民挺身而出。

“我听妈祖。”

当日,台湾省首富正在新北市板桥慈慧宫参观。这是台湾省北部的一个妈祖信仰中心。

郭台铭不是唯一关心妈祖的人。

十天前的4月7日,高雄“市长”韩国瑜也去拜访了妈祖。

当时,一些人向韩喊话,呼吁他竞选台湾省领导人。事后,一名台北市议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如果韩国瑜出面,那其他人就可以回家睡觉了。

一句话就是一个预言。

谁能想到,有人醒了,搞了个大新闻。

问题来了:妈祖为什么这么火?让一个知名企业家和一个致力于经济的市长愿意低头?

台商们的妈祖梦

事情要从《妈祖梦》说起。

在一个名为“天下妈祖网”的网站上,记录了一个名为《放胆合作》的小故事:

台湾省有一位张老师。一天,他接到日本人打来的电话,要合作做生意。他深思熟虑后,开车到北港,去天宫拜妈祖。后来在梦中,他得到了妈祖的指示,预示着他的生意会一帆风顺。张老师醒后去找一个叫王的老师借钱,和日本人签了合同。不久,这家伙发了大财。

看来,妈祖的梦想不仅仅寄托在郭台铭身上。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的发言说:“民营经济占福建经济的三分之二,福建人民遍天下。很多当地人信奉的妈祖文化,蕴含着海洋精神。”

这个说法是对的。

莆田市委书记周连庆在一个妈祖文化论坛上说:妈祖信仰遍布33个国家和地区,信众超过3亿。妈祖文化其实是一条海洋经济带。

那么,到底什么是妈祖?

在妈祖的众多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妈祖与海上探险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北宋以来,作为海上转运的重要场所,福建沿海地区诞生了一批依水吃水的水手。他们的身份包括商人、渔民和水手。出海后经常遇到风浪,生死未卜。他们需要一种稳定的超自然力量。这时妈祖应运而生,成为陪伴船员出海的水神。

人们相信这位真名为莫林的海洋女神可以保护海员免受变幻莫测的大海的侵袭。

此后,妈祖逐渐从土地神入寺。

从元朝开始,妈祖的名字就被命名为“天妃”,每次加封,几乎都伴随着“护国”二字。当时妈祖作为水神的功能上升到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功能,妈祖的庙宇一路上至山东、天津、北京等地。迄今为止,中国最北的妈祖庙位于辽宁省锦州市。

随着妈祖文化的传播,妈祖信仰的特征也逐渐不再局限于海洋守护神的角色。人们开始赋予妈祖更多的神性,比如赠送孩子、金钱、食物、祝福生意等等。神性的多元化使妈祖文化开始适应社会各阶层。水手求和平,政客求仕途,商人求财富。

其中,海员和商人是妈祖信仰的主体,这两类人在当时往往是一个群体。

明代谢曾说:“福建有人可耕,无地可耕。”所以福建人只能靠海为生。在这种情况下,漂泊者往往以做生意为生。

对于这群人,妈祖确实曾经“显灵”。

在朝鲜的《承政院日记》和《日省录》中,记载了一件事:

1880年10月,一艘红头船离开营口后在渤海遇难。船员们抛弃了商船,登上救生艇,漂流到朝鲜柏林郡。获救后,朝鲜人在随身行李中除了衣服和食物外,还发现了一尊妈祖像。

妈祖文化凝结下的商帮

到了近代,妈祖信仰随着商业团体的增多而越来越兴盛。

在中国大陆,妈祖庙分布在22个省的450个县,仅莆田就有300多个;在台湾省,有1500多名妈祖庙教徒和1600万妈祖信徒,占台湾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每年都有大量台商漂洋过海来寻亲。

比如2011年,800名妈祖信众来到福建,在泉州天后宫祭祖,其中台湾省省最小的信众只有8个月大。香团大多是在广东中山、东莞做生意的台商。都是虔诚的妈祖信徒。其中有人坦言,“妈祖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的企业文化里了。”

对于闽商来说,妈祖不仅仅是在保护神灵,更是在打造他们的群体文化。在妈祖信仰的传播过程中,他们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福建沿海,一直有“年轻人不努力,老年人没名声”和“三分本事七分胆”的说法。这是流淌在闽南人血液里的顽强拼搏的文化基因。1988年,叶启田的一首歌《爱拼才会赢》红遍海峡两岸。歌词,“三分天注定,七分努力得来。”也透露了闽南人爱拼搏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源头,也就是人们认为的,源于妈祖文化中的航海精神。

妈祖是海洋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民间信仰。福建商人从小受到妈祖信仰的影响,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早已将自己的命运与妈祖的庇护紧紧联系在一起,妈祖的庇护给了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与儒家文化的结合也是妈祖信仰的特点之一。

2013年,台商王景珍与黄、陈志炎带着66万元到莆田仙良港天后祖庙拜祭妈祖。祠堂董事会当场给了他们一份捐赠的礼物。王认为,妈祖承载着他们对“孝”的认同。

闵的性格的另一个写照是他善良和慈善。

/p>

据公开资料,信仰妈祖的商人,经商有成后,往往归乡捐建路、桥、亭、阁以及学校。许多人认为,这是妈祖信仰交给他们的事情,“立德、行善、大爱”。

近年来,从福建走出来的企业家,频频在公益慈善领域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引领着中国企业家精神。2017胡润慈善榜上,就有18位闽商上榜,上榜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可以说,“爱拼敢赢”的源泉就是来自闽商长久以来对妈祖海神虔诚的信仰,而 “立德、行善、大爱”,正是他们妈祖信仰的的现代转型。

而到了今天,妈祖信仰又多了一层含义。

2012年6月2日,在天津举办的津台媒体合作发展高层峰会圆桌会议上,天津市时任市长黄兴国表示将于7月赴台访问,他将此行的目的概括为“会朋友、走亲戚、拜妈祖、谈合作”。最后,他表示,希望台湾媒体朋友加强报道,促成更多的台湾企业家到天津投资兴业。

另外,在台湾,从政从商者拜妈祖如流,有台媒曾表示:“他们说是祈福,实际上是博公众好感。”

妈祖现代化:年轻人的偶像?

一种信仰和文化的延续,需要不断更新迭代,妈祖亦不例外。

到庙里拜拜,是很多妈祖信仰者的日常。据统计,全国妈祖宫庙的数量近5000家,这样的高密度足以撑起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系。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崛起,宫庙产业也开始面临老化的危机。

如何将传统信仰与消费社会结合,如何扩张妈祖信仰对年轻人的影响力?成为了当下妈祖文化,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在台湾,妈祖的现代化转型,率先开始。

台媒在一篇报道中提及:目前台湾已有六间银行发行“妈祖认同卡”。妈祖也成为了台湾所有神明中,拥有最多张信用卡的神祇。

另一篇报道中:台湾妈祖总坛的操盘者,打破传统,举办活动,将妈祖请出宫庙,走下神坛,进入人群。

在这场名为“妈祖出巡”的活动中,活动主办方将GPS感测器装上妈祖神轿,让人们可以在线上看绕境直播、求签、申请“绕境证书”,还可以直接线上捐香油钱。如果这样还不过瘾,还可以进电商专区买授权产品。在线下,妈祖商业的生态系统也越滚越大,台湾知名企业中华电信、台塑、和泰汽车、华硕、宏碁等,都参与了赞助。

据统计,仅2019年,“妈祖出巡”活动,即吸引近200万人参与,其中至少有四成是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摊贩、自营商,因它而雨露均沾,滚动出至少50亿新台币的商机。

至此,妈祖已不只是神明,逐渐转变成“妈祖经济”,更成为一种文化IP,在全台湾流行和效仿开来,焕发出了新的力量。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力量,才是让郭台铭们甘心听话的原因?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