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保价是什么意思(保价啥意思?)

价格保价是什么意思(保价啥意思?)

百科常识打吡咯2023-09-24 9:55:55439A+A-

电子商务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头部电商平台一直在不断推出新的玩法政策,促使消费者购买,同时保护消费者权益。但是好心不一定有好结果。本文就来说说电商价格保护规则带来的“眼镜蛇效应”。

一、什么是“眼镜蛇效应”

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的时候,印度当地眼镜蛇横行,经常发生眼镜蛇伤人的事件。当地政府想解决眼镜蛇的问题,于是出台了一项计划:只要抓住眼镜蛇,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赏金。

出于赏金的诱惑,印度民众捕获大量眼镜蛇,以换取相应的赏金。短时间内,眼镜蛇的数量大大减少。

眼镜蛇减少了,那些“吃政府羊毛”的人却不高兴了?投机取巧的人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野外没有眼镜蛇,我们可以自己养。政府分不清野生和家养,所以捕蛇就成了养蛇。

很快,政府发现不对劲。显然,数量已经减少。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拿蛇换赏金?经过调查,发现其中有猫腻,政府不得不停止赏金计划。

没有了赏金,养蛇的人自然失去了养蛇的动力,于是把养的蛇全部放生,眼镜蛇又在野外泛滥了,而且比以前更严重。

经济学家霍斯特西伯特(Horst siebert)根据这一事件创造了“眼镜蛇效应”一词。

每当你做决定的时候,你的出发点通常是好的,但是结果会好吗?

二、电商平台的“价保”规则

近年来,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商家恶意定价,电商平台纷纷设置“价格保障”规则。我们先来看看某电商平台“价格保障”规则的描述:

价保是什么意思(价保的套路是什么)

我看到这套规则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太好了,平台终于管住这些无良商家了。原来购物节后压低价格的行为得到遏制,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

我理解的价格保护规则是商家一定会遵守平台的要求,不敢随意调价。如果调价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会被平台发现,差价返还给消费者,影响商家店铺评估分支。

真的是这样吗?消费者理解的“价格保证”规则和商家理解的一致吗?

三、商家的“价保”套路

这几年618活动从6.1一直持续到6.18,平台上的商品价格每天都在变化。我一时无法确定哪一天是最优惠的价格,就一直关注。6.16,我预感价格可以启动了。跟客服确认有“价格保障”规定后,我就下单了。

6.18当天,我重新登录平台查看商品最新价格,瞬间圈了一圈,说“那价格保障呢”?

带着质疑的语气问了客服,得到了以下的回答和解决方案:

价保是什么意思(价保的套路是什么)

价保是什么意思(价保的套路是什么)

价保是什么意思(价保的套路是什么)

价保是什么意思(价保的套路是什么)

商家态度很好,反应很快。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我不付款,以最低价格下单,然后给他发两个订单号。他确认了两个订单的差价,给我补了差价。虽然最后没有去平台申请“价保”,但还是顺利拿到了赔偿。

回顾整个事件,我感到恐惧。从商品调价到售后处理,这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针对不同场景下的问题,已经设置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卖家在营销策略的制定上做了多种价格方案。刚开始的时候,商品已经预热,价格也在不断调整,有升有降。重要的是消费者想不通,一直关注,害怕失去最好的价格。不管什么时候下单,都是商家的期望;

Lisitng可以瞬间改价格,改图片,改文案,这是软件绝对支持的。整个方案都是事先定好的,价格自动调整。

加入平台的“价格保护”活动,减少消费者的防备。消费者认为

“规则”,殊不知商家有自己的“规则”理解;
  • 若消费者发现后,询问客服,客服及时响应,并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已经设定好的话术),消费者拿到补偿,不再追究。
  • 从前到后,所有场景全覆盖,他们赌的就是部分消费者下单之后不再关注商品信息,赚的是这个信息差。

    “赌”是有风险的,商家为什么能确定他能够赚到这份信息差?其实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商家掌握了消费者的下单行为,已经有完整的消费者画像,和消费者行为路线图,经过大量的分析,得出消费者对类似事情的关注程度,从而得到了最优的配置方案。

    我们看起来很赚,但商家永远不亏!

    这就是“眼镜蛇效应”,平台的规则制定初衷是好的,但是却被商家钻了漏洞。要特别提醒从事电商的产品经理,警惕商家套路,多考虑方案设计,怎么才能进行合理优化,让“价保”方案发挥该有的用处,造福消费者。

    四、产品设计的思考

    作为软件设计从业者,我们要不断反思我们的每一次方案设计是否存在漏洞,是否覆盖了全场景。

    方案的优化并不是拍脑袋、一时一刻就能设计出来的,需要我们持续跟进优化。

    产品上线后,及时进行跟进使用效果,查看数据、分析行为、复盘使用场景,并不断优化。

    我拿一个负责的项目给大家举例。

    我负责了“供应商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上线之后,供应商管理部负责审核信息的同学给我反馈,他发现其他部门的小伙伴在引入供应商时,会对一家母、子公司进行重复引入。我司是杜绝马甲供应商的,所以他们希望做一下校验,使用手机号、地址等信息,发现重复地进行提示,人工核实。

    这个需求我们评审很合理,于是我就规划了一个产品方案,与业务方进行评审。在评审过程中,业务方提出最好是填写信息的时候不进行相关提示,只有在审核的时候提示。

    我表示不理解,如果我们在填写信息的时候就进行提示,那么新建的同事不就知道了是马甲供应商、避免重复引入、停止资料填写了吗?这也减少了供应商审核同事的工作量。

    业务呵呵一笑,道出了真相。由于某些无法诉说的利益原因,新建的人如果发现了信息重复,他们会找供应商替换手机号和资料信息,绕过判断,从而成功入驻,这样的话我们的校验其实是帮助他们,不能实现这个功能的初衷。

    我表示震惊,还有这种操作。软件方案并不作恶,但却会帮助别有用心之人。

    于是我们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只在审核的时候校验提示,并且不对公司其他部门公开我们的校验逻辑。没有了明确的规则,新建的人只能靠猜,虽然他绕过了我们第一道检测,但不一定能绕过第二道检测。

    上线第二天,通过我们的检验,就发现了一个马甲供应商,并反馈给了对应的审核人员。

    如果业务方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上线后的需求,被某些同事巧妙运用了规则,我们就陷入了“眼镜蛇效应”,系统的数据还在观察,方案仍需优化……

    五、总结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都有可能会陷入“眼镜蛇效应”,即使是一个小需求,我们也不能放弃对需求的研究。不断去发现、去深思,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小事的成功也可以造福一方用户。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