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兰是华妃吗(雍正王朝里的秋月是后来的华妃吗)

年世兰是华妃吗(雍正王朝里的秋月是后来的华妃吗)

百科常识打吡咯2022-04-28 3:50:05268A+A-

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雍正帝的贵妃和年羹尧的妹妹年妃的形象,尤其是《雍正王朝》年的秋月,以《甄嬛传》年的华妃最为著名。那么谁更像历史上真实的念妃呢?

1999年的《雍正王朝》和2011年的《甄嬛传》是雍正王朝最受欢迎的两部宫廷剧,但《雍正王朝》是根据二月河小说改编的男人剧,主要讲的是太子争得大位的勾心斗角。《甄嬛传》则主要是后宫的宫斗,基本上都是嫔妃之间的勾心斗角,爱恨交织。当然两部剧里都有年羹尧的妹妹年妃,但人物性格完全不同。

在103010年,念妃被命名为秋月,在《雍正王朝》年,她的名字是念石兰。然而,这个年妃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字。这并不奇怪。在古代中国,女人在她们的家谱中没有名字。

再说2008年的秋月。剧中她出身丫鬟,暗恋雍正谋士吴思道。但后来因为吴思道教他如何做好,获得了康熙的宠爱,雍正便脱去了她的奴才身份,以照顾吴思道立功的名义,于2008年为秋月升旗。善于揣摩皇帝心思的吴思道立刻明白了雍正的意图。由于乾隆受到康熙的宠爱,为雍正争夺帝位加分不少,所以雍正开始全面参与夺嫡,年羹尧必然是雍正夺嫡的重要力量。所以当务之急是嫁给2008年的秋月,拉拢年羹尧。所以,吴思道看清楚了这一点,马上和月氏断绝了暧昧,并让月氏雍正的妾室做了媒人。

历史上的念妃,不是连自由之身都没有的丫鬟。她出身官宦家庭,汉军佩戴黄旗(根本不用雍正举旗)。她的父亲是湖广总督,她的大哥年希尧是两广总督,著名的年羹尧是她的二哥。

更何况她不是吴思道嫁给雍正,而是康熙!因为年氏不仅出身显赫,而且温柔贤惠,慷慨温厚,人品好,康熙就把他的婚事给了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当时的雍亲王胤禛,作为侧福晋。请注意,卞福晋虽然不是真正的妻子,但地位在其他嫔妃房之上,绝非宫女提拔的嫔妃可比。

年秋月是不是华妃(历史上真实的华妃年世兰)

况且,念石兰在《甄嬛传》中饰演的华妃,心胸狭窄,深受雍正信任,宠溺傲慢,在后宫颐指气使,甚至对皇后不理不睬。她还灭了嫔妃,可以说是作恶多端。雍正害怕掌管兵权的年羹尧,担心华妃如果再有孩子,外戚势力太大,就赏给她掺了麝香的顶级香料“浣衣香”,让她不能生育。因为年羹尧平定西北的成功,为了安抚年羹尧,她被提拔为华贵妃,因未能被提拔为黄贵妃而心怀怨恨。后来年羹尧的倒台,加上甄嬛对她恶行的揭露,使她失去了头衔,成了一个相对的局外人。最后,甄嬛打破了“浣衣香”的秘密,让她在被杀前彻底死心。

《甄嬛传》年,秋月也因平定西北被年羹尧册封为贵妃。虽然军衔比《雍正王朝》年华妃授予的高了一级,但也是因为年羹尧的贡献,才被授予这个称号。但也是年羹尧被赐死罪后,在后宫受到冷遇,最后抑郁而死。

首先,历史上总共不止一个妃子,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康熙五十四年,皇帝女儿四个(姓名不详)。康熙五十九年,太子付逸出生。康熙六十年,福慧太子出生。雍正元年,太子傅沛出生。

style="font-size:15px"> 其中福宜是雍正第七子,八个月就夭折了。福惠是雍正第八子,他是雍正最钟爱的皇子,按照清宫惯例,皇子一般不能由生母抚养,但雍正就破例让年妃来抚养,到年妃去世,就由雍正亲自抚养。以至于朝鲜使臣都认为这个小皇子才是雍正最属意的储君人选。但到雍正六年,年仅八岁岁的福惠也去世了。雍正十分悲伤,下令“照亲王例殡葬”,葬礼规格也打破清宫幼殇皇子的先例,加入了引幡仪式。与此相对照的,当时已经成年的皇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和弘昼贝子都不是,比亲王整整差了四级!乾隆即位后追封福惠为和硕怀亲王时,就说:“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可见雍正宠爱福惠是众所周知的。而福沛是年妃怀孕七个月时小产,胎儿降生就死亡了,照例是不用取名也不计入皇子宗牒,但雍正还是给他取名福沛,并列入皇子宗牒。

年秋月是不是华妃(历史上真实的华妃年世兰)

年妃的三个皇子要么早夭,要么流产,但后两子夭折时,雍正已经是皇帝之尊,所以给予的待遇都是破例的。还有,雍正的儿子应该都是弘字辈,唯独年妃的三个儿子都是用的福字,钟爱之情可见一斑。

其次是年妃的级别,嫁给雍正时就是侧福晋,雍正登基后就被册封为贵妃,是后宫嫔妃中仅此于皇后的。年妃册封为贵妃是在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而年羹尧平定西北是在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所以册封贵妃完全和年羹尧无关。

雍正三年,年妃病重,雍正谕曰礼部:“贵妃年氏,秉性柔嘉,朕在潜藩,侍朕尽敬,皇后前恭谨小心。是以皇考嘉之封为亲王侧妃。朕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能尽心赞襄内治。体素病羸。于今三年未遑药饵渐次沈惙。朕心深为轸念。贵妃可封为皇贵妃,礼仪依皇贵妃例行。”所以,年妃并不是像《甄嬛传》那样只是册封贵妃,而是名副其实的皇贵妃。按照清宫礼制,皇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第二等级,从一品,而且只有两名。通常是只有一名。

最后,年妃也不是因为年羹尧倒台才被废除封号。历史上恰恰相反,雍正本来已经准备要对年羹尧动手,正是顾虑到年妃病重,不忍让她伤心,才将对年羹尧的处置推迟了。

年妃是在晋封为皇贵妃一个月后的雍正三年十一月(公元1725年12月)去世。

年秋月是不是华妃(历史上真实的华妃年世兰)

而雍正最早对年羹尧奏表中将成语 “朝乾夕惕”错写成“夕惕朝乾”开始发难,是在雍正三年二月(公元1725年3月)。

四月,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之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就在年羹尧赴杭州将军途中,削去太傅衔。到杭州不久,又被追回赏赐的补服、黄带、花翎、紫辔等物。

七月廿七日,革去杭州将军之职,降为闲散章京,之后更是接连降职,一撸到底。同时,在雍正的怂恿之下,内阁、詹翰、九卿、科道开始声讨年羹尧“罄竹难书”的种种罪行。

十月,命押解年羹尧来京严讯。请注意,就在这时,年妃病重,雍正不但没有废除封号,反而晋封她为皇贵妃,而且还暂缓了对年羹尧的处置。直到年妃去世一个月后的十二月,议政王大臣会议才开始议定年羹尧的罪行,最后确定大逆罪五、欺罔之罪九、僭越之罪十六、狂悖之罪十三、专擅之罪十五、忌刻之罪六、残忍之罪四,总共九十二款。这么多不赦之罪,接下来就没有任何悬念,将已经羁押在狱中的年羹尧赐死,年羹尧儿子年富也一起被赐死。部议全家连坐,年羹尧一族子弟十五岁以上者,全部流放。按照清朝法制,他的父亲年遐龄、长兄年希尧也都应该受到株连。但他们同样是年妃的父亲和长兄,所以雍正以年遐龄和年希尧素来为“忠厚本分之人”,予以宽免,两人只受到革职处分。很显然,这完全是看在年妃的情面上。而且仅仅只过了一年,年希尧又被重新起用,先后担任过工部右侍郎、景德镇督陶官、内务府总管、管理淮安板闸关税务等职务。两年后的雍正五年,年遐龄去世,雍正上谕按一等公爵礼葬。必须要备注一下,一等公是清朝对于非皇族大臣的最高爵位。

由此可见,不是年妃因为年羹尧而倒霉,反而是年氏家族因为年妃的缘故,实际上除了年羹尧这一脉获罪外,其余亲族并未受到牵连。

年秋月是不是华妃(历史上真实的华妃年世兰)

不过,《甄嬛传》有一点是对的,雍正对年妃是非常宠爱的。都说雍正刻薄寡恩冷酷无情,但偏偏对年妃极为动情,对她的感情之深,远远超过了包括皇后钮祜禄氏和甄嬛的原型乌拉那拉氏在内的所有后妃。

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来:

第一,年妃从康熙五十四年生下第四女,之后在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六十年、雍正元年接连生下三位皇子,从年氏首次生育直到去世,整整十一年里,包揽了雍正的所有子嗣!可见,雍正对她的用情之专。

第二,登基之后就册封年氏为贵妃,雍正三年又晋封为皇贵妃,不但都是仅次于皇后的高等级位份,而且是清朝有史以来第一位汉族血统的贵妃、皇贵妃,在清朝中期,满汉之间还有隔阂的情况下,也是很罕见的。

第三,年氏病逝后,雍正辍朝五日,这在雍正一朝执政十三年里,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在皇贵妃丧礼期间,雍正下旨七个近支王公 为皇贵妃穿孝,诚亲王允祉、廉亲王允禩等兄弟亲王,及奉恩将军以上宗室,公侯伯以下四品以上官员,都要每天三次齐集举哀,并随从皇贵妃金棺由圆明园步行奉移至阜成门外十里庄停殡之所。虽然丧礼仪仗规模已经比前朝《会典》中规定的定例还要高得多,但雍正依然不满意,具体负责的礼部相关人员还是因为 “仪仗草率”,从尚书至侍郎数名官员都被议罪,降二级留任。

第四,给年氏的谥号是“敦肃皇贵妃”。可别小看了谥号,在古代这可是非常重要的待遇,而且谥号用的字不但极为讲究,而且也有严格规定。

年秋月是不是华妃(历史上真实的华妃年世兰)

“敦”字按照明代礼部拟谥的专用书《谥法纂》中的解释是:“能记国善曰敦。温仁忠厚曰敦。善行不怠曰敦。”这是相当高的赞誉了,而且以前是极少用在女子的谥号上。《谥法纂》中对“肃”的解释是:“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正己摄下曰肃。”同样也是非常溢美的字眼。

雍正虽然是满人,但他的文化修养比中国历代汉族帝王毫不逊色,他能用这两个通常用在男子谥号上的赞誉肯定的字眼,作为年妃的谥号,也充分说明了他对年妃的感情。

所以,相比之下,《雍正王朝》里的年秋月和《甄嬛传》里的年世兰,还是后者更接近于历史上的年妃,只是真正的年妃可没有华妃这么恃宠而骄,而是品行俱佳的贤妃。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