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肌在哪个位置(跖肌是什么)

跖肌在哪个位置(跖肌是什么)

健康|养生彩彩2024-04-15 5:17:50408A+A-

跖肌在哪个位置

踝关节中立位为九十度(相当于小腿骨),当角度小于九十度所做的动作就足背曲,标准称呼背伸,俗称:勾脚尖,这时小腿后部肌群,腓肠肌,比目鱼肌拉长,有拉伸感觉。

反之,当角度大于九十度所做的初作叫跖曲,这时小腿后部肌群腓肠肌,比目鱼肌缩短有紧绷印感觉。

跖肌是什么

小腿部分主要由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组成。

骨头主要是胫骨和腓骨,肌肉可分为前侧肌群,即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和第三腓骨肌。

其外侧肌群包括腓骨长、短肌,后侧肌群包括腓肠肌、跖肌、比目鱼肌

。也包括主动脉,主要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腓总神经、胫骨神经等都是主要的神经。

跖肌在哪个位置图片

涌泉归属足少阴肾经,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可以针刺,可以艾灸,可以按摩,可以贴药。

主治的是头项痛,音不能言,惊风,黄疸,咽喉肿痛,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足心热痛,癫狂,休克等。

解剖来看,针体穿过皮肤→浅筋膜→跖腱膜经趾短屈肌→第二状肌→第二、第三骨之间的第一趾侧骨间肌内。

支配该皮区的神经是足底内侧皮神经。

讲一下具体的运用。

①涌泉是足少阴肾经五输穴中的井穴,属木。为肾经的子穴。涌泉穴在人体最下面的足底部,传统针灸取穴是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故艾灸涌泉可治疗久治不愈的神经性头痛、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

②按脏病取井穴方法,涌泉又为昏迷、休克、中暑、小儿惊风等神志疾病的急救要穴。

③肾为先天之本,人身之元阴元阳,精之所舍,胞之所系,井穴可治脏腑之病。故灸此穴,可使不正之胎位获得矫正。和昨日讲的至阴穴一样,至阴穴是膀胱经的最后一个穴位,也是沟通膀胱经与肾经。

④厥证伍肝俞、脾俞、丰隆,以疏肝郁、运脾气、化痰浊治其本,佐神门、心俞宁心气养神明,方名“涌泉平厥愈癫方”。

⑤治狂证,伍大陵、曲池消心火除热邪,佐人中、隐白、少商醒神开窍,辅丰隆和胃化痰降浊,方名“涌泉省神愈狂方”。

⑥治痫证,佐丰隆以杜生痰之源,伍神门、间使以开窍醒神,取筋缩以缓筋松节而定搐,方名“涌泉定搐愈痫方”,昼发者辅申脉,夜发者辅照海。

⑦治小儿急惊风,伍人中、大椎、合谷、十宣、太冲、阳陵泉,以平肝熄风,清热开窍,镇惊安神,方名“涌泉急惊方”。

⑧治慢惊风,佐中脘京门、食窦、天枢、足三里、行间,以温补脾肾,培元息风名“涌泉慢惊风方”。

跖部是哪个部位

脚部关节

跖本身指的就是我们脚部关节,跖趾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主要是指位于我们人体脚趾部位的关节,主要是指脚趾以及脚掌相邻位置的关节。跖骨位于脚掌的中间部位,具体位置相当于人体手掌的掌骨位置,它属于小型的长骨,总共有五块,从内侧向外侧,依次分为第1-5跖骨。该部位关节较为精细,并且有很强的硬度,可以支撑人体日常行走、活动。

跖肌怎么回事

首先要练脚背,身体的软开度,稳定性和控制能力,还有肌肉的力量。先穿软底练功鞋,不穿足尖鞋,压脚背,半脚尖训练,腿部外开训练,小腿的力量训练,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以后,再穿上足尖鞋再开始芭蕾的基本动作训练。(不过这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

脚尖站立如果习惯了,也没什么痛苦的,刚开始穿上时,肯定有点不习惯,或是磨脚,发现脚趾上有点痛感,发红或磨出小泡时就要注意用上护创膏来进行保护。也可以用点纱布包一下,等到穿上能自如的跳舞了,就没什么感觉了,就像穿平常鞋一样,不用担心。

跖屈肌在哪里

  足部是下肢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步态平稳的重要一环。在人体重心移动的过程中被看作弹簧,在足尖离地时则起到杠杆臂的作用,支撑整个身体重量。足部承受的力相当大,步行时所承受的负荷约为体重的120%,跑步时则达到275%。

  跑步是建立在步行的基础上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无论是前脚掌着地还是后脚跟着地都各有优劣。很多跑友也有各自的体会和感受。抛开个人的身体特点、运动能力、跑速距离等实际问题来讨论跑姿,是很片面的。

  在展开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平常所说的前脚掌或者后脚跟着地,是根据不同的时序性特点而进行划分的。前脚掌着地跑,并不是指单纯用前脚掌跑步,而是指着地时先用前脚掌着地,随后脚后跟着地,但轻微受力或不受力;而后脚跟着地跑,指的是着地时后脚跟先着地,随后迅速滚动到前脚掌,并蹬地迈步进行到下一步周期。

  跑步时前脚掌着地,从理论上来讲对膝盖的保护效果要优于脚后跟着地。

  第一,跑步时前脚掌着地意味着足部肌肉、肌腱与跟腱参与到足部落地时的缓冲过程中,同时这种着地方法能充分利用足弓的弹性来缓冲着地时的冲击力,减少此部分力向膝关节的直接传递。

  第二,前脚掌着地跑步时身体会有轻微前倾,能有效的防止着地脚过于前伸,会更容易使着地脚落在身体重心下方,有利于着地脚的膝盖保持微曲,从而减轻冲击力。因为着地脚位于身体重心的前方会造成膝盖伸直而产生类似于“刹车”的效应,加剧对膝盖的冲击。想达到这种缓冲效果需要一定的前提:跑步时保持上身正直,膝盖微曲,同时保持小步幅,高步频,即采用前脚掌着地方式需要更快的跑步速度。这也是在短跑中前脚掌着地更为常见的原因。

  此外,跑步时前脚掌着地对下肢力量的要求也更高。根据Burdett的数学模型结果:跑步时跟腱需要承受相当于体重5.3~10倍的力,这就需要小腿三头肌具有较好的肌肉力量;支撑相中期,踝趾屈肌收缩以减慢胫骨的前移速度;胫骨前肌离心收缩以减慢足部以上肢体的向前运动,防止屈膝步态;在足支撑相中期到足趾离地过程中,臀大肌和腘绳肌参与活动,并增加30%~50%的活动以减慢处于支撑相的肢体。跑步周期70%的过程足背屈肌参与作用。在全足着地期,足固有肌群、趾屈肌和腓骨肌群对前后足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虽然前脚掌着地对膝盖的冲击力减小了,但是对足弓、小腿三头肌、跟腱、踝足部肌肉、筋膜、韧带的压力却变大了。事实上只是把膝盖应该承受的一部分负荷转移到了足踝部。这就是很多下肢力量相对较弱的人采取前脚掌着地的跑步方法时会出现小腿三头肌疼、跟腱疼、胫骨前肌疼、踝关节疼的原因,也是导致足底筋膜炎的重要原因之一。肌肉的酸痛经过数日的休息很快就会恢复,但是对足弓和踝关节附近韧带的损伤,恢复较慢。对于体重相对较大,或踝关节稳定性相对较差的人群来说,在采用前脚掌着地跑步方式时,一定要注意运动量和强度,量力而行,避免出现足弓、足底筋膜或踝足部韧带损伤。

小结1,对于初跑者或平时静坐少动的健身人群来说,想要采用前脚掌着地未尝不可,但需要格外注意以下三点以降低运动损伤风险:1,达到一定的跑步速度;2,增强下肢肌肉力量;3,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后脚跟着地的跑步方式是大多数初跑者会采用的方式。

  首先,后脚跟先着地,迅速滚动到前脚掌的方式本身就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只要跑步时注意保持上半身正直,着地脚不过分前伸,膝盖微曲,在大部分着地期间,足底压力重心都在鞋子长度的前20%~40%处。

  其次,人体足部有特化的足底脂肪垫结构。它可以缓冲震动,平均每个足跟垫的面积是23cm2。对于一个70kg的人来说,足跟承受的负荷为3.3kg/ cm2,跑步时增至6kg/ cm2。如果足跟以每英里1160次的频率触地,该累计效应是显著的。如果这种累计效应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会导致组织坏死。但足跟中逗点和U型脂肪填充物呈柱状垂直排列,同时横向和斜向的弹性纤维在内部加固了这个隔膜样垫,形成蜂窝效应。多种紧密有序排列的小细胞具有高效吸收和分散力的作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隔膜及脂肪垫发生退变,损伤风险会增高。

  此外,跑鞋的减震科技也可以保护膝盖,比如Nike的气垫缓冲技术,Asics的Gel技术,Mizuno的Wave技术等,鞋子可以降低压力峰值并改变足底压力分布。穿上合适的跑鞋,前足受力分布向内侧转移,导致最大受力部位转移到承力更强的第一及第二跖骨头。

小结2,对于将跑步作为常规锻炼方式的普通跑步者来说,进行长距离慢跑时传统的后脚跟着地方式还是很实用的,同时应配备具有后跟缓冲功能的跑鞋。对于已有一定跑步经验、个人能力相对较好的跑步人群,在进行速度相对较快的两三公里跑时可采用前脚掌着地方式。但是,具体采用哪种跑步着地方式,还要结合个人的自身特点,保护自身薄弱环节——踝足或膝关节。

  友情提示,不论采取何种足部着地方式,平时都要注意加强下肢肌肉力量练习。适度的进行臀肌、小腿三头肌、踝足部肌肉的肌肉力量练习。比如通过靠墙静蹲的方式锻炼股四头肌肌力以增强对膝关节的保护作用,简单易行,不受场地、器材等的限制(具体方法请参阅上一篇文章《跑步应不应该戴髌骨带或者护膝》)。另外,跑步结束后也要注意及时进行牵拉放松,能够有效的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

  总而言之,对于初跑者来说,要做的功课有很多,切勿将身体的某个部分脱离整体孤立地讨论,运动人体科学认为人体是整条运动链,各部分相辅相成密切相关。做到整体姿势正确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负荷,再对特定部位进行改进,以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在享受挥洒汗水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跑步之道。科学锻炼,健康生活!

拓展阅读:

足弓:是由跗骨、跖骨的拱形砌合,以及足底的韧带、肌腱等具有弹性和收缩力的组织共同构成的一个凸向上方的弓,可分为纵弓(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及横弓,足弓的主要功能是使重力从踝关节经距骨向前分散到跖骨小头,向后传向跟骨,以保证直立时足底支撑的稳固性。

  足内侧纵弓组成部分包括距骨、足舟骨、3块楔骨和第一到第三跖骨,承受了大部分的负荷。外侧纵弓由跟骨、骰骨和第四、五跖骨构成,较低较短,整个外侧纵弓常接触地面,且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比内侧纵弓大,为足弓的负重部分,活动度较小,比较稳定,并支持内侧纵弓。

足内侧纵弓:可以用两个模型来形容:横梁(beam)模型和桁索(truss)模型(Sarrafian,1987)。桁索模型描述足弓有一个三角形结构,三角形有两个支柱,并在底部通过一条绳索相连。支架承受着来自上方的压力,绳索承受着张力。而跖筋膜类似于桁索模型中的绳索结构。跖筋膜起于跟骨的内侧结节,横跨跗骨、跗跖骨和跖趾关节并嵌入跖趾关节底部、间接系韧带和拇趾籽骨。跖趾关节的背屈牵张足底并通过卷扬机制使得足弓上抬。在步态周期中的趾离地期,当身体越过足部,脚趾被动屈曲,跖筋膜牵张并缩短跖骨头与足跟的距离以上抬足弓。而且跖腱膜与跖骨头处的跖深横韧带相互交织,组成强大的腱膜韧带系统,有助于维持足弓的三维形态。

  本文为悦跑圈作者[梁孝天]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及链接。

跖肌腱在哪个位置

骰骨位置图片

骰骨属于短骨,每足共计1块,骰骨足中足惟一一块支持足外侧柱的骨,位于第四、五跖骨与跟骨之间,是构成足外侧纵弓的基本结构,对足外侧柱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并参与足所有的固有运动。作用:参与组成跟骰关节。

骰骨呈不规则的立方形,位于足的外侧缘。背面中部宽2-3厘米,背内侧面前后径为2.5-3.5厘米,背外侧面前后径为1.3-2.0厘米,厚1.5-2.0厘米。前面较窄,有一垂直的嵴,分为内外侧两部,分别与第四跖骨、第五跖骨底相关节,后面有鞍状关节面与跟骨相关节,下内角凸向后,以托跟骨的前端。内侧面中部的上方有卵圆形关节面,与外侧楔骨相关节,后方有时存在关节面,连接舟骨,内侧面的其余部分粗糙,为骨间韧带附着处。

外侧面狭窄,有腓骨长肌腱沟绕过,背面粗糙,跖面有骨嵴,为足底长韧带的附着处,此嵴向外方终于骰骨粗隆。嵴的前方为续于外侧面的腓骨长肌间沟,有同名肌腱通过。

跖腱膜在哪个位置

高跟鞋是时尚女性的挚爱,它像艺术品一般华美绮丽。但最初穿上它的感觉,一定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像歌中所唱的那样:“高高的高跟鞋踩着颠簸的脚步”。伴随着受刑般的痛楚,各种病变也随之而来。在鞋与健康的问题上,高跟鞋对健康的损害是最为典型和突出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前足疾病。拇外翻、趾间神经瘤等常见的前足疾病,一般都与过度受力有关。高跟鞋使人体的重。已前移,脚掌的受力成倍增加,长此以往必然造成疾患。这两种疾病一旦形成,行走能力会大受影响,连正常的穿鞋都很困难。除了手术之外,目前尚无更好的解决办法。

平足症。跖腱膜松弛是平足症的重要成因,它位于足底,像弓弦一样维持着足弓的稳定。鞋跟越高,足弓的后臂越长,跖腱膜所受的拉力(张力)也就越大。如果长期拉力过大,跖腱膜松弛,足弓就随之降低,严重的会造成平足。鞋跟高度与跖腱膜所受拉力的关系,从鞋底的构造上就能清楚地反应出来。很多鞋的脚心部位(相当于跖腱膜的位置)都有一条钢板,称为“钩心”。它是用来加固鞋底的。鞋跟越高对钢钩心强度的要求也就越高,否则鞋底就容易被拉断,无跟的鞋则不必使用钩心。鞋跟的高度越大,鞋底越需要钢钩心来加固,而人的跖腱膜是无法加固的,这不是很可怕吗?

踝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俗称“崴脚”,穿高跟鞋崴脚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了。正常人在行走和运动中,脚踝容易产生向内的翻转力,鞋的外侧总是最先磨损就是这个原因。人的自身也在不断地调整这种翻转力,以维持平衡,但穿上高跟鞋后,调整能力就会减弱,容易造成崴脚。且鞋跟越高,向内翻转的势能越大,受伤程度也就越加严重。

腰痛和颈椎病。腰痛和颈椎病的主要原因是脊柱的弯曲过大,因为脊柱是由多个椎骨连接而成的,两个椎骨的接触面近乎为平面。姿态挺拔时,椎骨之间是面与面的接触,受力得到分散,不易损伤;而脊柱弯曲时,椎骨间的接触面变小,受力趋于集中,甚至集中到一个点,压强迅速增大,这样很容易损伤椎骨。高跟鞋使人的重心过度前移,必然造成骨盆前倾,脊柱弯曲增大,腰椎和颈椎受力的集中,容易形成损伤,这种损伤的积累最终将导致腰痛和颈椎病的发生。

似是而非中跟鞋

长久以来,中跟鞋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利于健康的,而且没有任何不良作用,与高跟鞋成为鲜明的两极。在制鞋业,它被奉为金科玉律,设计者尽可能让自己的产品符合中跟标准,以求畅销。消费者出于健康的考虑,也往往会选择中跟鞋。那些对高跟鞋望而却步的女性,对同样可以摇曳生姿的中跟鞋更是情有独钟。这样,中跟鞋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鞋类的主流产品。

但这个理论有时也不免让人疑惑,中跟鞋和高跟鞋都是在鞋底后端加个跟,虽高度有别,但很难划出绝对的界限。比如3.5厘米高的鞋跟,有人认为是高跟鞋,有人则认为是中跟鞋,后来又有了“中高跟鞋”的过渡性称谓。既然没有绝对的界线,那怎么可能有着截然相反的作用呢?高跟鞋是有弊无利的健康敌人,仅仅稍矮了一点儿的中跟鞋则是十全十美的健康天使吗?以怀疑的眼光审视下去,问题就更多了。

中跟鞋的健康理论核心是:它能使足底的受力变得均匀。解释起来好像很简单:高跟鞋使脚掌的受力大手脚跟,自然不利于健康;而平底鞋,脚跟的承重又大于脚掌,也不合适。只有中跟鞋才能使脚的受力变得均匀,所以最佳。

其实,只要看一下足部解剖图即可得知,足的结构显然是不均匀的,跟骨粗大坚实,肌肉韧带强健;而前足的骨骼、肌肉和韧带都要弱小得多。从人体力学的角度分析,跟骨骨骼近似于纵向叠加,结构稳定,重力传导顺畅;而前足的骨骼几乎是横向排列,承重时必须要由肌肉和韧带的力量来维系,属于弹性结构,容易变形,不适于承重。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前足的承重能力都远不如后足,让前、后足承受同样的压力没有道理——均匀并不等于合理。它必定会损伤柔弱部位,这也是足病多发于前足的原因所在。

再看中跟鞋的所谓第二大优点,即减缓震荡,保护脊柱和大脑。由震动造成的疾病,被称为震动病,它使神经医系统的功能下降,条件反射受到抑制,神经末梢受损,震动觉、痛觉功能明显减退。表现为手臂发麻、酸、痛、有以行感,严重的还会出现手臂皮肤苍白、青紫、手肌无力和肌肉萎缩,后果比较严重。但震动病属于职业病,是高频率机械震动长期刺激人体的结果。多发于机动车驾驶员,比如拖拉机手所承受的震动频率每秒高达50多次,挂高速挡可达 100~200次。这种震动和人自身运动所产生的震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为了避免对震动病的恐慌,国际标准化组织第 108(机械与振动)技术委员会第四(人体振动响应)分会,专门研究了震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终认定“步行与奔跑是人天然的运动方式。特别是联系到肌肉完成的工作,可以认为所出现的振动应力在正常情况下不该有伤害性的后果,为了获得人体在挺直姿势时振动特性的指征,比较走或跑时振动所引起的人的反应是有益的。”既然这种振动是有益的,中跟鞋为何要防范它呢?

有趣的是,最早给鞋底安装鞋跟并不是为了行走,而是骑马。游牧民族在骑马时,鞋跟可以让脚稳稳地卡住马镜,战斗时还能站起来使用武器,优势显著。随着游牧民族对各地的征服,有跟的鞋也逐渐流传开来,并被广泛接受。这才是出于切实的需要,也是鞋跟惟一可信的功能。

从对人体的作用而言,中跟鞋和高跟鞋并无两样。按照科学的分类,中跟鞋和高跟鞋应该一并称为有跟鞋。如果说高跟鞋是对人体特别有害的鞋,那么中跟鞋则是中度有害,特别是对发育中的青少年和体质渐衰的中老年人。

中跟鞋的问题得以澄清后,目前,足病大幅上升、被称为“文明病”的死结也就此解开了。中跟鞋的损害尽管没有高跟鞋那样显著,但日积月累终究要酿成疾患的。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影响仍在加剧。近年来,运动鞋厂家纷纷推出新款的中跟运动鞋,在中跟鞋健康理论的蛊惑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改用中跟鞋进行体育锻炼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但愿这个问题的提出和澄清,能引发人们一些理性的思考。

中跟鞋和高跟鞋统称为有跟鞋。相对于人体的作用而言,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自然之子平底鞋

既然鞋跟越高越有害,那么,没有鞋跟的平底鞋或赤足是否就完全没有害处了呢?大量的医学实践表明,赤足比穿鞋更有利于足部健康,但皮肤容易受损。平底鞋显然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而且还能保持赤足的力学状态,这也是人类最自然、最天性的状态,符合人体的力学结构和运动规律。

但近年来,很多文章纷纷对平底鞋发难,认为穿平底鞋脚跟负担过重,容易造成足跟的损伤,而且平底鞋的减震功能差,会影响脊柱和大脑的健康。同中跟鞋的健康理论一样,这同样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事实上,赤足及青平底鞋站立时,虽然足跟的受力比脚掌大,但却符合足部力学结构,并不会损伤脚跟。前面已经从理论上分析过了,现在再看一下实际情况。因过度运动而造成的足部损伤,在临床上称为“行军骨折”,又叫“行军足”。因多发生于步行的战士而得名。该病多见于赛跑、竞走及体操运动员和纺织工人、搬运工人中。它的主要损害是在前足的跖骨(特别是二、三跖骨)及其周围的软组织。这也从实践上证明,足跟的承重能力远大于脚掌,因为首先受损的总是前足。如果穿有跟鞋,前足损伤的出现无疑会更早,更严重。足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壮得多。它的损伤多是由于高处坠落等意外伤害或事故造成,同时会伴随脊柱骨盆等多处骨折,不属于运动损伤。经常穿有跟鞋的人,偶尔穿平底鞋可能会产生足跟痛,长期卧床的病人更加明显,这是足跟长期缺乏负重,足底脂肪垫萎缩的结果,适应后会很快消失的。

再看看关于减震的不利。权威机构的研究结论已经证实,由于人体运动而形成的震动对健康非但无害反而有益。当我们从事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时,震动肯定要比日常生活大得多,而大家所穿的不都是平底鞋吗?如果穿平底鞋真的会损伤脊柱和大脑的话,那么,赤足行走的早期人类该如何存活?

情理之中负跟鞋

那么,有没有一种鞋在力学上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呢?基于前面的分析,大家自然会想到前高后低的鞋,我们暂且称这种鞋为负跟鞋。其实,负跟鞋早已不是设想了,出现在市场上也有几年的时间,只是一直默默无闻。

负跟鞋的品种和生产厂家比较多,以下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美国的地球鞋、香港的健体鞋和北京的形体训练鞋。这三种鞋的功能基本相同——矫正人体姿态,使脊柱得以挺拔。

地球鞋源于一位瑜伽教练的感悟,她在诲边旅行时,发现当地人的体态格外挺拔健美。她在观察中特别注意了当地人留在海滩的脚印:脚跟部位格外的深。于是制作了一种鞋底前高后低的鞋,穿上后顿觉体态挺拔,而且具有瑜伽练习中“莲花座”的奇妙效果。行走时也备感舒适,好像是“在沙滩上赤足散步”一般的享受。地球鞋在美国已经非常普及了,500多个销售终端遍布各地,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西方国家正在升温的步行健身热潮,也为地球鞋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健体鞋的发明人是香港一家鞋类国际贸易公司的高级女主管。她发现前高后低的鞋底不但能挺拔体态,还有显著的减肥作用。这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出于科学研究的目的,香港中文大学体育运动科学系洪友廉教授(现任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副主席)和人体运动实验室科学主任李静先博士共同主持了对健体鞋的研究与测试。通过摄影记录、肌电图、能量消耗、呼吸。已率监测、足底受力分析等设备和手段,进行了6个项目的试验。研究证实,鞋底前高后低的健体鞋确实可以使“躯干显著挺直,能强化背部肌肉,帮助矫正站立及走路姿势”。“瘦身效果”也得到了充分证实,所以健体鞋又名“瘦身健体鞋”。同时还意外地发现,“穿这种健体鞋步行时,人体姿势的变化令脚接触地面时产生的冲击力减小”,这无疑对足部具有保护作用。

形体训练鞋的研制者以理论研究见长,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形体训练鞋,顾名思义是用来美化形体的。芭蕾舞演员的体志无疑是最为完美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的躯干比一般人要直得多。业内人士称之为“非自然体态”,这是成为芭蕾舞演员的首要条件,也是人体美的最高境界。芭蕾形体训练要求双脚必须向外打开 180”呈“一”字形,重。动后移至脚跟,人就会形成异常挺拔的姿势。形体训练鞋的作用原理也是一样的,由于鞋底是前高后低的,同样是把人体重心强制后移至脚跟,体态立刻变得挺拔。这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站立、行走全都具有了形体训练的意义,把美体训练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方法已作为教育材料在舞蹈界推广,形体训练鞋更受到美体爱好者(特别是产后妇女)的欢迎,并称它是“懒人的形体训练法”。没有接触过这种鞋的朋友,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通过两个小试验来验证:让自己的身体保持笔直(比如贴墙站立),体会一下重心是否在脚跟;赤足或穿平底鞋站立,在前脚下垫一本2厘米厚的书,感觉一下姿势是否比平时挺拔。

形体训练鞋还具有医学意义。大家知道腰痛、颈椎病的根本原因是脊柱的过度弯曲,矫正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健康人的美体训练对腰痛、颈椎病患者来说就是治疗。形体训练鞋的康复作用,还可以通俗地用“倒走”来解释。外科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倒走”(退步走)锻炼,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同形体训练的原理一样,倒走的作用也是将人的重。动后移到脚跟。但倒走受到路面情况等很多条件的制约,而且容易发生摔倒的危险。正是由于这些隐患的存在,倒走锻炼难以持久,效果自然也有限。形体训练鞋所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它将人体重心长期限制在脚跟,这样即便是向前行走时也具有倒走的康复功效。这种最新的腰痛治疗方法,在医学界称为“腰痛足疗法”。

也许有人会担心倒走或穿负跟鞋对足跟健康有损害,其实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以芭蕾舞演员为例,芭蕾的动作虽多,但脚的姿势只有五个,称为五位,每一个脚位都要求双脚完全向外(即横向)打开。此时,全身的重量几乎都落到了脚跟上,比穿负跟鞋受力更大,同时还要进行剧烈运动。即便如此,芭蕾舞演员的足跟也不至于因此而受损。在芭蕾数百年的历史中,也没有足跟受损的记载。所以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体态挺拔者的重心都在脚跟。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