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胃病的人,平常需要注意什么?

有胃病的人,平常需要注意什么?

健康|养生彩彩2024-03-26 5:21:03499A+A-

从中的角度讲,胃病的病因不外乎外感风寒、饮食不节、情志因素、脾胃虚弱等。

因此,根据这些病因,我们在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平时要注意保持寒温适宜,尽量避免寒冷潮湿。2、要做到饮食有节,进食要有规律,或听医生嘱咐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卫生,忌食酸馊不干净的食物;宜吃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吃流质食物,如稀饭;谨慎食用油腻、鱼腥、辛辣、生冷、粗硬不易消化食物,慎喝浓茶、咖啡、酒等饮料。做到营养平衡,不要偏食。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4、要劳逸结合,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脾胃病最常见的就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患脾胃病的人是很多的,据胃镜普查结果,在 5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 50%,而在我国人口中约 10% 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正因为脾胃病发病率高。且具有时好时坏、易反复发作的发病特点,往往被许多人忽视。

得了脾胃病是件痛苦的事。有的人稍一受寒,甚至仅是吃一点儿凉水果就可引起胃痛、腹痛、腹泻,总愿意抱个暖水袋;有的人饱餐之后,胃部疼痛,脘腹胀满,打嗝反酸,恶心想吐,吐出来了,胃疼才可减轻些,还有的人生了闷气后胃脘胀痛,连及胸胁,口苦反酸,这种病人还特别容易烦躁起急,更易加重病情。有的病人没把自己的病当回事,胃疼了就吃点儿药,症状减轻了就停药,烟酒吃喝不忌,直到出现了大量黑便,或是溃疡穿孔,这才真知道了脾胃病的厉害。

那么,脾胃病的发病因素有哪些呢?大致可归结为三方面。一是饮食因素,如暴饮暴食,过饥过饱,进食无规律,往往打乱和破坏了胃粘膜的正常分泌,另外如酒、烟、浓茶、咖啡以及辛辣或生冷食物等都对胃肠粘膜造成刺激和损伤。二是精神因素,情感抑郁、急躁易怒等应激情绪均可影响胃的分泌和运动功能,导致中医所说的肝胃气逆、肝郁化热的各种症状。三是一些药物的不良作用,如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地塞米松、强的松等,它们可以直接损伤胃粘膜或间接影响粘膜的修复。同时,脾胃病的发生还与一些相关疾病以及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这三方面发病因素来预防脾胃病的发生并且减少复发。饮食应有规律,避免过饥过饱、过冷过热。吸烟能延迟溃疡愈合、促进胆汁反流和胃酸分泌; 饮酒能促进胃酸分泌和破坏胃粘膜屏障,都应尽量戒除。患者应自己摸索并排除某些引起胃部不适或疼痛的食物。应保持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避免应用损伤胃粘膜的药物。

对于脾胃病的治疗,西医的方法主要包括解痉止痛、抑制胃酸、保护粘膜溃疡面、抗菌(幽门螺旋托菌)等,但停药后 1 年内复发率高达 60%~ 80%。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则采取手术治疗。

祖国医学在治疗脾胃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疗效。脾胃从中医来讲是后天之本,脾的功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主运化另外一个是主通血,主运化是指运化水湿和运化水谷精微,那么通血是指可以防止血液丢失,养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不能伤脾,不能伤脾的话,什么容易伤脾呢?

一个是过于寒凉,比如说有些人喜欢喝冰水,其次再去吃辛辣、过于油腻的食物,这些对脾胃功能都不好,所以说要禁忌这些,其次饮食注意不可过饥、也不可过饱,过饥的话会造成脾胃吸收不够,过饱的话会加重脾胃的负担,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在这里说一下五味,五味可以入五脏,各种饮食味道都需要吃一些,但是要注意都不可以过量,不可过于偏颇,尤其脾不喜甘,脾不喜欢吃甜东西,所以说适量的吃,不可过吃,这一条是非常重要的,情志方面就是思则伤脾!别老想事,要注意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