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如何养生

夏末秋初如何养生

健康|养生彩彩2024-03-06 5:12:38462A+A-

 随着季节的转换,很多人会出现一些身体的不适反应,而适宜的养生措施可增强体质,抵御疾病。  心理宜清静  中医认为入秋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容易产生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秋季养生要调摄精神,要保持神志安宁,心平气和,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从而使人心情愉快。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切忌火爆脾气,因躁能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此外,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能够让人胸襟开阔,使人心情愉悦,胸中郁积一扫而光。  除秋燥养肺阴  燥是秋季的主气,这个时节的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我国自古有燥令伤肺之说,入秋以后气候日渐干燥,会使人的皮肤和口角干裂、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毛发脱落、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称“秋燥症”。秋燥不仅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会诱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疖肿、鼻炎等。这时如果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忽冷忽热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此时症状也往往加重。  所以,秋天要特别关心肺,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生梨、甘蔗、荸荠、柚、枇杷等,都有很好的养阴润肺功效,也可选用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粥、雪梨川贝冰糖羹等,它们都具有良好的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健脾胃,饮食宜清淡  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是脾胃病高发季节,特别是有溃疡的患者更易复发。所以,患有慢性胃炎或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炎夏和初秋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多食熟软开胃易消化之物,勿进油腻食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阳而损身。还可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肠道传染病。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