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有填空(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主要有)

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有填空(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主要有)

健康|养生彩彩2024-02-06 5:06:47496A+A-

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主要有

寄生虫检验的知识点,具体如下:

1. 班氏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淡色库蚊;

2. 黑热病骨髓检查率较高;

3. 曼氏迭宫绦虫和猪带绦虫人既是中间宿主,又是终宿主;

4. 细粒棘球绦虫人是中间宿主;

5. 寄生虫对宿主的损伤包括:机械性、化学性、摄取营养、机体免疫应答产生超敏反应。

6.可进行“冷增菌”的病原菌是: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7.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是:地方性、季节性、有些自然疫源性;

8. 我国流行广泛开展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是:血吸虫、疟疾、黑热病、钩虫、丝虫病;

9. 检查微丝蚴制作厚血膜时应注意:应在晚上九点钟以后采血、取三大滴血、应自然风干、血检季节应以夏季或气候温暖时为宜;

10. 可致腹泻的原虫是:结肠小袋纤毛虫、人毛滴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11. 疟疾的典型发作呈: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 用厚血膜检查疟原虫的主要问题是可致疟原虫形态改变;

12. 可经输血感染的寄生虫为:疟疾;

13. 绦虫感染后能在粪便中排出虫卵的是阔节裂头绦虫。

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

带虫者

带虫者英文翻译为Parasite carrier 。又称带虫宿主,宿主被寄生虫感染后,随着机体抵抗力的增强或药物治疗,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体内仍存留着一定数量的虫体,这种宿主即为带虫宿主。

中文名

带虫者

外文名

Parasite carrier

又称

带虫宿主

感染状态

隐形

状态

带虫状态 寄生虫侵入人体后,宿主虽能杀伤大部分,但未能全部清除体内的寄生虫,并对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能长期生存,但无临床状态,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呈带虫状态(carrier)或隐形感染(latent infection)。

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主要有为

简单说,看双方在相互活动中的利害来区分共生是指双方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别方有利。但互相依存在一起。比如人体肠道里的某些细菌。

细菌在人体肠道里,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而细菌也在人体肠道里获得自己生存繁衍的养分。

共栖是指双方的行为至少对对方无害。并且双方分离不影响生存。比如犀牛鸟和犀牛。海葵和寄居蟹。

双方相处互相得利,但分离也一样生存。

寄生就是一方得利,一方有害。寄生虫都是损害宿主健康的。

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主要有哪些特点

寄生虫指的是寄宿在人身上的虫子,比如跳蚤之类的,它们依附在人的身上,靠吸取别人的养分而生活,在生活中指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者另外一个群体的依附靠别人生活,而自己不努力工作。

害人虫指的是对人体有害的虫,跟寄生虫差不多,但比寄生虫可怕,这种虫子可能会害人性命,在现实生活中比喻的就是那种做寄生虫的人,做了寄生虫不要紧,还不知感恩,总是想着以非法的手段占取别人的劳动成果,甚至害人性命。

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机制主要有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寄生虫的幼虫和成虫,其寄主不是同一个种时,则幼虫的寄主称为中间宿主或中间寄主。有些寄生虫在其发育过程中需要两种以上的不同的中间宿主,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寄生虫的发育阶段的推移,前一个所寄生的动物称为第一中间宿主(first intermediatehost),后一阶段所寄生的动物称为第二中间宿主(second intermediate host)等等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