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用于蛋白印迹中作用(sds在蛋白质的电泳中起什么作用)

sds用于蛋白印迹中作用(sds在蛋白质的电泳中起什么作用)

健康|养生彩彩2024-01-09 5:10:48437A+A-

sds在蛋白质的电泳中起什么作用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英语: 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 作用:用于分离蛋白质和寡核苷酸。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和交联剂N,N’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简称Bis)在催化剂过硫酸铵(AP),N,N,N’,N’ 四甲基乙二胺(TEMED)作用下,聚合交联向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区带,如果分离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就应只分离出一条区带。聚丙烯酰胺凝胶为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它有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电泳的过程中,蛋白质能够保持完整状态,并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蛋白质的形状及其所附带的电荷量而逐渐呈梯度分开。

SDS-PAGE仅根据蛋白质亚基分子量的不同就可以分开蛋白质。该技术最初由shapiro于1967年建立,他们发现在样品介质和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SDS即十二烷基硫酸钠)后,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忽略电荷因素)。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因此,各种蛋白质 SDS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只是棒长的函数。这种电泳方法称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SDS—PAGE)。由于SDS PAGE可设法将电泳时蛋白质电荷差异这一因素除去或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因此常用来鉴定蛋白质分离样品的纯化程度,如果被鉴定的蛋白质样品很纯,只含有一种具三级结构的蛋白质或含有相同分子量亚基的具四级结构的蛋白质,那么 SDS—PAGE后,就只出现一条蛋白质区带。SDS—PAGE可分为圆盘状和垂直板状、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本实验采用垂直板状不连续系统。所谓“不连续”是指电泳体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缓冲液、pH和凝胶孔径等所组成。

sds蛋白电泳原理

利用的原理都是胶体的电泳,自由平面(介质)都相同,SDS是在原有的PAGE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就是加了SDS使样品(蛋白)的荷质比相同,形状都变成长圆柱体,则样品的迁移率就只与分子量有关,可以较准确的分离开质量不同的成份,目的比一般的电泳更明确

SDS在电泳中的作用

1.关于凝胶的一些问题

胶的凝结不好,例如有花纹特别是浓度高的胶在冬天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在分离胶的下部有波浪样的花纹,凝胶不均匀。解决方法:加大TEMED和过硫酸胺的量,使其凝结速度加快。同时洗干净玻璃板,防止有残留的胶干结在玻璃板上。胶不凝,解决方法:

温度较低时加大TEMED和过硫酸胺的量,过硫酸胺必须新鲜配制。如若还是不行重新配制一下缓冲溶液。

胶易碎,例如浓度较高的胶在染色和脱色过程以及扫描过程中破裂。

解决方法:首先在上述过程中一定要动作轻缓,其次在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TEMED和过硫酸胺的量。

电泳完后胶上有很多长条纹的杂带,解决方法:建议电泳缓冲液不要回收利用。配制胶的溶液一定要纯。

2.凝胶时间不对

通常胶在30分钟到1小时内凝。如果凝的太慢,可能是TEMED,AP剂量不够。 如果凝的太快,可能是AP和TEMED用量过多,此时胶太硬易裂,电泳时易烧胶。

3.浓缩胶与分离胶断裂、板间有气泡对电泳的影响。

前者主要原因是拔梳子用力不均匀或过猛所致;后者是由于在解除制胶的夹子后,板未压紧而致空气进入引起的,一般对电泳结果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4.样品的处理

根据样品分离目的不同,主要有三种处理方法:还原SDS处理、非还原SDS处理、带有烷基化作用的还原SDS处理。

5.条带两边翘起中间凹下的原因

在较厚的凝胶中,由于凝胶不均匀冷却,中间部分凝固不好。电泳系统温度偏高。

处理办法:待其充分凝固再作后续实验。

6.条带两边向下中间鼓起的原因

一般原因是两板之间的底部间隙气泡未排除干净,或聚合不完全。

处理办法:可在两板间加入适量缓冲液,以排除气泡。

7.条带偏斜

原因:电极不平衡或者加样位置偏斜。

8.条带两边扩散

原因:加样量过多。

9.电泳的条带过粗

电泳中条带很粗是常见的事,主要是浓缩胶的原因。

处理办法:适当增加浓缩胶的长度;保证浓缩胶贮液的pH正确;适当降低电压。

在蛋白质的sds电泳中,蛋白质的迁移率与蛋白质

影响电泳泳动度的因素:

1、颗粒性质:颗粒的直径、形状及所带静电荷量对泳动速度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多,或其形状越接近球形,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快.反之则越慢.

2、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指每一厘米的电位降.又称为电位梯度或电势梯度.它对泳动速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场强度越高,带电颗粒的泳动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根据电场强度(电压的高低)大小,又可将电泳分为常压电泳(100-500V)和高压电泳(500-10000V).前者电场强度为2-10伏特/厘米,后者为70-200伏特/厘米.常压电泳多用于分离大分子物质.高压电泳常需要冷却装置.高压电泳时间短,有时仅需数分钟,多用于分离小分子物质.

sds使蛋白质带什么电荷

SDS是一种有效的变性剂,它能够断裂蛋白质分子的氢键和疏水作用,这个是SDS的一般原理,这也就是所讲的还原性SDS,这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因为键的断裂伴随的是蛋白质分子的伸展,这样我们的SDS就可以根据蛋白质的情况结合,从而把我们的蛋白质分子带上负电荷,可以电泳。有一点就是这是我们讲的还只是SDS。并没有讲到还原性。大家一定要注意这里的还原性不是指的是SDS的还原性。而是我们和SDS一起起作用的巯基乙醇的还原性。我们把二者成为还原性的SDS。只有SDS的叫非还原性SDS。变性与非变性同样的。

巯基乙醇从化学分子式的角度看巯基乙醇有α-巯基乙醇和β-巯基乙醇,但α-巯基乙醇不稳定。原因是羟基和巯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不稳定的。在生物学中常说的巯基乙醇就是β-巯基乙醇。2-巯基乙醇(又称为β-巯基乙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OCH2CH2SH,英文通用缩写为ME或βME。它兼具乙二醇(HOCH2CH2OH)和乙二硫醇(HSCH2CH2SH)的官能团,为挥发性液体,具有较强烈的刺激性气味。βME通常用于二硫键的还原,可以作为生物学实验中的抗氧化剂。它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它的羟基使它能够溶解于水中,并且降低它的挥发性。由于具有较低的蒸汽压,它的难闻的情况比起恶臭的硫醇要好得多。

现有一种蛋白质,经SDS凝胶电泳

凝胶色谱法用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和

SDS凝胶电泳法主要是检验蛋白质的纯度

意思是你先用凝胶色谱法提取蛋白质,然后可以用SDS凝胶电泳法来检验提取的蛋白质的纯度。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由于蛋白质的形状、大小、吸附性质、亲和力等性质都有差别,所以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的流动速度不同、路程长短也不同;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的路程短,流动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的路程长,流动慢。

蛋白质电泳上样缓冲液中SDS的作用

不对。 DNA和蛋白质都是用上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处理,而不需要用电泳缓冲液处理。上样缓冲液中主要是缓冲盐离子、甘油(利于样品沉降)和溴酚蓝或考马斯亮蓝(指示溶液前沿)。

蛋白的上样缓冲液中还加入了SDS变性剂,使蛋白带上负点,利于电泳。 希望能帮到你!

sds电泳的作用是什么

电泳应用: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做蛋白质纯度的鉴定。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同时具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可以将分子大小相同而带不同数量电荷的物质分离开,并且还可以将带相同数量电荷而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

其分辨率远远高于一般层析方法和电泳方法,可以检出10-9~10-12g的样品,且重复性好,没有电渗作用.

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蛋白质定量。

电泳后的凝胶经凝胶扫描仪扫描,从而给出定量的结果.凝胶扫描仪主要用于对样品单向电泳后的区带和双向电泳后的斑点进行扫描。

4、电泳可用于检查蛋白质制剂的纯度,分析蛋白质混合物的组分

sds蛋白电泳目的

SDS-PAGE电泳,恒压恒流均可。看个人经验而定,反正是电压越大,蛋白质迁移速率越大。因为上层的浓缩胶,目的是使蛋白变性后在进入分离胶前,能够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低电压跑的慢,可以使蛋白更好的压在同一起跑线上。

电泳时间一般 4~5 h,电压为 40 V 较好,也可用 60 V。

为了加快速度,浓缩胶时用 80-100 V 跑,到分离胶以后用 150-200 跑,结果也不错,总时间 2 h 左右。

电泳技术中影响SDS与蛋白质结合的主要因素

电泳技术,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带电颗粒在由于所带的电荷不同以及分子大小差异而有不同的迁移行为从而彼此分离开来的一种实验技术。

许多生物分子都带有电荷,其电荷的多少取决于分子结构及所在介质的pH值和组成。

由于混合物中各种组分所带电荷性质、电荷数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在同一电场的作用下,各组分泳动的方向和速率也各异。

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各组分移动的距离也不同,从而达到分离鉴定各组分的目的。

电泳技术主要用于分离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脂类、核苷酸、核酸等)和无机盐;也可用于分析某种物质纯度,还可用于分子量的测定。

电泳技术与其他分离技术(如层析法)结合,可用于蛋白质结构的分析,“指纹法”就是电泳法与层析法的结合产物。

用免疫原理测试电泳结果,提高了对蛋白质的鉴别能力。

电泳与酶学技术结合发现了同工酶,对于酶的催化和调节功能有了深入的了解。所以电泳技术是医学科学中的重要研究技术。

纸电泳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纸电泳用于血清蛋白质分离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实验室和临床检验中都曾经广泛应用。自从1957年Kohn首先将醋酸纤维薄膜用作电泳支持物以来,纸电泳已被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所取代。

因为后者具有比纸电泳电渗小、分离速率快、分离清晰、血清用量少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

琼脂糖凝胶电泳琼脂经处理去除其中的果胶成分即为琼脂糖。

由于琼脂糖中硫酸根含量较琼脂为少,电渗影响减弱,因而使分离效果显著提高。

例如血清脂蛋白用琼脂凝胶电泳只能分出两条区带(α-脂蛋白、β-脂蛋白),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将血清脂蛋白分出三条区带(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和β-脂蛋白)。

所以琼脂糖为较理想的凝胶电泳的一种材料。

血清中的脂类物质与载脂蛋白结合成水溶性的脂蛋白形式存在,各种脂蛋白中所含的载脂蛋白种类和数量不同、脂蛋白颗粒大小不同等因素,使它们在电场中的移动速率各异,因而可以通过电泳达到分离。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凝胶,具有机械强度好、弹性大、透明、化学稳定性高、无电渗作用、设备简单、样品量小(1~100ug)、分辨率高等优点,并可通过控制单体浓度或单体与交联剂的比例,聚合成不同孔径大小的凝胶,可用于蛋白质、核酸等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的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

还可结合解离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以测定蛋白质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电泳原理:电泳是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之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之碱性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它包括四个过程:1)电解(分解)在阴极反应最初为电解反应,生成氢气及氢氧根离子OH,此反应造成阴极面形成一高碱性边界层,当阳离子与氢氧根作用成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涂膜沉积,方程式为:H2O→OH+H2)电泳动(泳动、迁移)阳离子树脂及H+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而阴离子向阳极移动过程。

3)电沉积(析出)在被涂工件表面,阳离子树脂与阴极表面碱性作用,中和而析出不沉积物,沉积于被涂工件上。

4)电渗(脱水)涂料固体与工件表面上的涂膜为半透明性的,具有多数毛细孔,水被从阴极涂膜中排渗出来,在电场作用下,引起涂膜脱水,而涂膜则吸附于工件表面,而完成整个电泳过程。??电泳表面处理工艺的特点:电泳漆膜具有涂层丰满、均匀、平整、光滑的优点,电泳漆膜的硬度、附着力、耐腐、冲击性能、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涂装工艺。

是否所有的蛋白质都能用SDS-凝胶电泳法

SDS-PAGE又叫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其作用具体如下:

由于SDS PAGE可设法将电泳时蛋白质电荷差异这一因素除去或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因此常用来鉴定蛋白质分离样品的纯化程度。S

DS应用于提纯过程中纯度的检测,纯化的蛋白质通常在SDS电泳上应只有一条带,但如果蛋白质是由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它在电泳中可能会形成分别对应于各个亚基的几条带。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一般只需要不到微克量级的蛋白质,而且通过电泳还可以同时得到关于分子量的情况,这些信息对于了解未知蛋白及设计提纯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扩展资料:SDS-PAGE的特性:

1、在一定浓度时,凝胶透明,有弹性,机械性能好;

2、化学性能稳定,与被分离物不起化学反应,在很多溶剂中不溶;

3、对pH和温度变化较稳定;

4、几乎无吸附和电渗作用,只要Acr纯度高,操作条件一致,则样品分离重复性好;

5、样品不易扩散,且用量少,其灵敏度可达10-6ug;

6、凝胶孔径可调节,根据被分离物的分子量选择合适的浓度,通过改变单体及交联剂的浓度调节凝胶的孔径;

7、分辨率高,尤其在不连续凝胶电泳中,集浓缩、分子筛和电荷效应为一体。因而较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琼脂糖电泳等有更高的分辨率。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