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三伏天防寒胜于防暑,这是为什么?是因为老人不怕热吗?

农村老人说,三伏天防寒胜于防暑,这是为什么?是因为老人不怕热吗?

健康|养生彩彩2023-12-04 5:03:58464A+A-

农村老人说,三伏天防寒胜于防暑,这是为什么?难道老人不怕热吗?不是的,这不是老人不怕热,而是养身之道也。每到三伏天,天热正当时,很多人因为怕热,吃凉的、喝凉的、用凉的,往往惹出一身病来,得不偿失。所以说,农村老人的话语还是蛮有道理的。

每到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日子,同时也是一个人阳气正盛、达到巅峰的时候,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着凉,寒气趁机入侵。不少人在夏天反复发作慢性疾病、患热感冒等,就是因为寒气入侵而引起的。因此,我们每天的吃喝、防暑,要尽量避免冰凉。寒气入身,容易引发身体不适,应该以热代之。那么,我们都要注意哪些事情,如何防寒呢?

一、在吃的方面,要注意少吃或不吃冰凉的食物。每到伏天,天热难耐,很多人就想吃各种冰凉食物。冰镇西瓜、冰糕、冰冻主食、冰冻凉菜等等,总之是无冰不欢,这样吃对身体是不好的。冰冷之物吃着过瘾,但下肚之后,容易引发呼吸道不适,脾胃不和等症状。应该反过来,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吃热的东西,比如热饭热菜,就像吃火锅也是不错的选择,吃时一生汗,出汗后感觉蛮舒爽的。

二、在喝的方面,要注意少饮或不饮冰凉的饮品。很多人天气一热就喜欢喝冰凉的,比如冰镇啤酒、冰镇饮料、冰镇葡萄酒,甚至有人为了解酒馋,还喝冰镇白酒呢!大口一张,咕噜咕噜往下灌,灌时舒服,过后肚疼,身体极度不适。因为寒凉食物,很容易使脾胃虚寒。跟吃的一样,喝热的对防暑效果更好。比如喝热茶吧,喝时大汗淋漓,但汗一出,感觉满身清凉。再有,从养生角度来看,夏天喝热姜茶也是效果比较好的。

三、在日常生活方面,要注意少接触冷水、冷气。有些人一到伏天就喜欢泡在凉水里,出了凉水就吹空调,并且温度还调得很低,晚上睡觉还不盖薄被,这些习惯都是不行的。其实,即使到了伏天最热之时,也应该顺应季节,可以适当采取一些防暑降温措施,但切忌过火,否则会给身体带来很大伤害。贪图冰凉,从养生角度来说是要不得的!一个人即使到了伏天也要护好自己的背心、喉咙与膝盖,这三个位置对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要说养生之道,我还是挺佩服农村老人们的。论医疗条件,论生活条件,农村老人与城里老人相比,那差之远也,没有空调,没有冰箱,但百岁老人多数生活在农村,这说明了什么?有人说农村空气好,没有污染,但仅仅是因为空气好吗?我觉得农村老人的养生之道,很多是值得城里人学习的。我曾专门采访过我们村的103岁老人,生活完全自理,她规律的一日三餐和近乎苛刻的起居时间,让我这个年轻人自愧不如,甚至颇感脸红。总之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伏天防寒胜于防暑”是对的!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这个时候的地球表面吸收的热量远远高于散发的热量,所以人们感觉天气炎热,古人们把这段时间称伏,伏有躲藏隐藏的意思,也就是告诉人们要躲避夏天的炎热。

从古代开始,人们就比较注重养生,特别是在最热的三伏和最冷的三九,更是因为天气容易出现极致,所以对养生特别看重。

本来三伏天的温度高,应该是防暑,为什么老人要教导人们更要注重防寒的工作呢?

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从中医的角度上看,伏天是人体阳气达到顶峰的时候,这个时候人体会大量出汗,造成血管扩张,人体更容易被湿寒侵入,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这一点在上了年纪的人身上体现的就很明显,人年轻的时候,身体比较强壮,老百姓俗称是“火力比较旺”,身体即使受到一些寒凉的影响,也不会立即表现出来。但是上了年纪以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逐步下降,阳气也没有年轻时候旺盛,这个时候湿邪之气就会影响到身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人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要穿长衣长裤,避免身体受凉。

三伏天要注意防寒,主要是在夏天最热的季节少食冷饮,少洗冷水澡,减少空调的使用,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可能造成寒凉入体,导致身体不适。夏天的时候,由于天气温度的原因,很多病症都隐藏在人体内,等到了冬天就会爆发出来,所以古人比较倡导“冬病夏治”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很多冬天的疾病其实都是由夏天引起的。

所以人们在三伏天里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大家说三伏天天防寒胜于防暑,这句话说的有道理么?欢迎大家交流,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