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不想努力了怎么办(感觉自己不努力怎么办)

突然间不想努力了怎么办(感觉自己不努力怎么办)

百科常识打吡咯2024-05-20 2:31:132A+A-

更新花了六天时间,说实话,我有点找不回状态了.

上周六出事的时候(被迫搬家),我还在想:先休息两天,把房子找完,周一再推文章。

但是到了周一,写作课停课了,作业改了,房子搬了,各种耗费时间精力的事情堆在了一起。这样的耽误挤掉了写文章的时间。

说实话,对于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人来说,停笔越久,就越停不下来。

六天不读不写足以让我失去写作的感觉。

是的,写作需要感觉,不管谁每天写,人们都会写得更流畅,但只要中间有几天,你就想重新开始写作,大部分时间都要浪费在「找回状态」上.

我经常跟你说尽量正常一点,我就是这个意思。

你今天心情不好。你可以不那么努力,但也不能完全颓废。

无论读书、写作、工作,都要有一点点进步,至少要保持“努力的感觉”。

但是!

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一次意外的发生可能会让我们瞬间颓废,一事无成。

就像前几天一样,周四的时候,我还在努力,周五的时候,我突然很烦躁,因为邻居投诉我家的猫。

这时候我该怎么办?

这就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题:如何迅速找回状态?.

PS:本文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有几个实用的小技巧。

给事件贴上情感标签,可迅速缓解情绪

第一点,就是先解决情绪问题。因为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

回想一下,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我们的效率最高吗?即使在这个情绪高涨的时期,我们也能解决一些平时不懂的问题。

但是,每当我们有点焦虑、生气、不开心的时候,整个人基本上就废了,我们的精力流失了一大半,什么都做不了。(反正我就是这样,情绪管理能力差……)

因此,解决情绪问题是开始积极行动的第一步。

我该怎么办?

行为科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个理论:

缓解焦虑、愤怒或沮丧的有效方法是给自己的行为贴上情绪标签。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正在感受到的负面情绪说出来,并简要描述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那就能大大减弱这种情绪的影响力。

例如:

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四组特别害怕蜘蛛的人面对一只狼蛛,不断靠近狼蛛。

第1组的人需要表达自己面对蜘蛛时的感受,也就是给自己目前的情绪贴上标签。比如我看到这只蜘蛛又急又怕。

2组的人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而是努力给自己壮胆:那不是蜘蛛吗?我不怕!

第三组的人尽量不看蜘蛛,说些不相干的话分散注意力。

第四组没说什么,没表达,强行忍着。(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属于第四组)

原来,一周后,当这群人再次面对恶心的蜘蛛时,只有第1组的人恐惧感降低了。

也就是说,他们的负面情绪得到了缓解,大脑可以从容应对同样的困难和遭遇。

/p>

所以,当你感到焦虑,颓废,暴躁的时候,不要憋着,也不要想着通过转移注意力缓解这种情绪,而是当下用笔记录自己正在面对的事情,以及目前的负面感受。

这样不仅能让自己再次面对同类事件时,变得淡然;

同时也会对你当下振作起来产生很大的作用,因为你把这种情绪和担忧留在了纸上,而不是时时刻刻塞在脑子里,任它发酵。

人最怕的就是胡思乱想,不是嘛?

想办法避免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会让人神经异常紧张。

讲个很惨烈的事情,今天中午,我发现自己的知乎号突然被限制操作了。原因不详,期限不明,只是主页上给我留了一句:该账号被限制操作。

在知乎上写作以来,我看到过不少账号由于违规被处理,但大多都会给个期限,比如禁言7天。

但到我这里,就什么都没有了…

不仅不给禁言的具体时间,而且还不告诉我禁言的具体原因。

所以,整个人一下子慌的一批,因为我面对了太大的不确定性。

这就好像公司告诉你,你要被裁员了,但不告诉你什么时候裁,以及为什么裁一样。

有心理学研究说,当我们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会比坏消息直接呈现在眼前更加让人紧张和焦虑。

所以解决办法就是:想办法提升确定性。

具体怎么应用呢?

比如我,我和邻居发生比较大的矛盾之后,选择的处理方法是直接搬家。

因为…

如果我继续留在那里,和她杠上10天,最终影响的只是我自己的工作效率。

毕竟,面对每天随时都可能开杠的这种极度不确定性,我的精神会时时刻刻都紧绷着。

她不用上班,是家庭主妇,可以耗着,但是我要赚钱,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快离开,把自己安排到一个确定的环境中,才是对自己有利。

另外,关于提升确定性,还有一个要点。

在任何关于“快速打起精神的文章”里,大部分人都会说,要给自己正向的反馈。

这是没错的,但反馈还有两个条件。

第一个是这个反馈的时间不要太久,最好是小事情带来小反馈,因为它够迅速,能及时凸显成果。

第二个是,这个反馈必须是确定性极强的积极的反馈。也就是说,要专注于我们可控的反馈。

举个例子:

我比较颓废的时候,会选择通过写头条来刺激自己,因为头条就是能很快会给予我确定性反馈的小事情。

只要文章足够优质,获得青云奖金就是很快的事(头条给原创作者的奖励)。而获奖的消息反过来也会给我带来快乐和动力。

利用「峰终效应」提升积极感

「峰终效应」这个词,是我在听得到课的时候知道的。

课程里说:

宜家最畅销的产品是门口一块钱一根的冰激凌,虽然便宜,不赚钱,但是效果非常好。

因为在逛宜家的过程中,大家的体验都是很不好的,拥挤,暴汗…但门口这个1块钱的冰棍,因为便宜和爽,会立马提升大家的最终体验。

因为在终点是开心的,所以大家会忘记之前经历的痛苦。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说: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评价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过程中的最强体验,另一个是结束前的最终体验。

对于营销来说,制造「峰终效应」非常重要。但是,峰终效应和「找回努力的感觉」有什么关系呢?

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在特别丧的时候,基本每晚都是伴随着不开心入眠的。

但事实上,如果你在睡觉前,把今天令自己开心的3件事记录下来,那么你会感觉这一天都是充实的;

同样,你也会更有精力地去开启第二天,进行持续高能量的努力。

近一年以来,我一直带着几十个小伙伴在写每日复盘。

而在复盘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小伙伴习惯于每晚都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然后进行自责。

人们都习惯于责备自己,但只聚焦于反思自己的不足,反而会让心情更加沉重。

好的复盘一定不要聚焦于哪里做的不好,而是注重如何去改进,以及每天在复盘里可以加一两条自己的今日成就,甚至今日小确幸。

这个操作看起来很幼稚,但能极大地维护你的心态。

用运动调节精神回路

昨天看了一本书,叫《七堂思维成长课》。

(这本书很棒,强推,一定要看)

书里有这么一句话:运动不仅能帮助我们理清思维,提高表现,而且在我们感觉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焦虑的时候,运动还能帮我们高效地稳定情绪,缓解焦虑。

在我的写作课里,有一位同学写跑步的好处时,用了村上春树的一个例子。

村上春树说:

我作为一位真正的严肃作家的生活,始于开始跑步的那一天。

其实,大多数成功人士都会跑步,都热爱运动。

这不是因为他们把运动当成一项放松的事情在做,而是他们知道运动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不止是健康的身体,还有清晰的大脑。

运动可以帮人很快戒掉情绪,让思维更清晰,更活跃。

所以,如果你实在颓废,那就站起来去跑两步,出出汗,多少都会有点用处。

最后说一句:我们越颓废的时候,越想让自己快速回到最精力充沛的状态,但这个想法本身就是错的,一切都只能慢慢来。

比如,今天我先看看书,明天再动手好好写作。

而如果你不想经常重启奋斗开关,那么中间最好不要间断,就像我写作一样,断了之后,感觉很难再找回来。

——

最后的最后,当你再遇到任何问题时,可以把这个问题当成课题去研究,去找答案,最终输出一篇攻略。

就像我,这篇文章写完了,我也找回状态了。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