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安静?没有“帮着砍一刀”,也没有套路。
我等不及要写这篇文章了。也许这篇文章连最基本的审核都过不了,甚至过了就被秒删,但还是要写。相信很多人会有共鸣!
极其令人费解。在当前社会法制相对完善,社会经济秩序井然有序的背景下,如何让“有更多”这种走样的电商公司存在并继续发展壮大?
成立6年的东多,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种相对“独特”的电商营销模式,所谓的团购低价商品。这种营销模式利用了消费者“团购会更便宜”的消费思维,很受欢迎。相信消费者最清楚这种参团行为所购买的商品是否物有所值。
为了进一步扩大消费者规模,很多人利用这种简单的亲戚朋友间的家庭关系来实施“帮忙切一刀”的营销策略。这种以亲情和友情“绑架”消费者的行为,让很多人承受了剧烈的痛苦。所谓的帮助“砍一刀”,促使了很多非特定用户关心亲戚朋友同事等等的关系和友情,被动地选择下载某个客户端来帮助别人“砍一刀”。
这种营销策略极其卑劣。多多利用了人与人之间的私人友谊和关系,以至于很多人在一种烦恼的心态下选择下载多多。看到这种模式,首先想到的就是臭名昭著的“传销”。多多不傻。它的营销行为只是钻了法律的空子,本质上和传销是一样的,但在法律上很难界定为传销。
如果经常浏览小视频的手机用户,肯定见过一些用小场景和脚本拍摄的广告视频。这些视频大多用吸引眼球的内容和剧情向消费者宣传“九块九包”。更何况这个九元九包,是现实中价值远超九元九的商品。
苹果手机九块九,电动车九块九,等等。很多宣传视频总是试图让消费者相信这是真的!是真的吗?/你不说。每个理智的消费者都应该知道这是真是假。所谓的买九送一的苹果手机,最后可能就是蜻蜓点水的具体操作了。
诶,法律意义上不能说拼多多在欺骗消费者。这就是套路,让你无话可说。不管有多少用户,9.90元送一个也不能说我在作弊。很多人看到这种宣传视频,选择点击下面的链接大量下载。最后的结果就不用说了!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也关注过很多商品的购销和营销模式。你不能笼统地拒绝一定数量的东西,但总体来说,一定数量的东西的购物流程远不如其他电商。某店很多商品的质量和权威性根本经不起考验。
消费者不断有失败的购物经历。这应该不是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电商平台想看到的结果吧?至少,很多平台不能总是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不管产品的质量和真伪,对吧?
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们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商购物平台的发展可以给我们更多的选择,但请不要钻法律的空子玩弄消费者!法律约束总有漏洞和边界,道德谴责却没有范围限制!
